167. 告别大西北
西北宽广的大地上,延绵起伏的土黄色高墙巍峨壮阔,一直蜿蜒到天边。
在当年那种生产力极度底下的年代,祖先们依然能修建出这样规模的防御性建筑,再再都在诉说着中国上下五千年,民众的智慧和力量。
远远的,甚至才刚能大概看到嘉峪关外的城墙,就已经能清晰的看到城墙之上高耸的城楼。
在大西北辽阔而高远的天穹映衬下,这种庄严肃穆的感觉,会让人心里不禁升腾起敬畏:这里就是千百年来保护中原百姓生活安泰的天下第一重镇。
纵然现在嘉峪关已经成了旅游景点,一旦靠近,各种旅游大巴中巴以及大批的游人会很轻松的就冲破了这种历史厚重的氛围。但只要仔细去体会,依然还是能找到当年那种金戈铁马的历史感。
尤其是明长城,虽然不能上去,但哪怕只是远远的看着,也能感受到历史的肃穆。
在如今人的眼中,长城这样的建筑或许已经完全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了,不要说飞机,普通的导弹都能随便就跃墙而过,或者干脆直接破墙而入。
然而在当年,正是这巍峨起伏,就如同巨大城墙一样把华夏大地给围拢起来的土墙,挡住了外来侵略者一次次的脚步。
即使在如今,这些墙体已经成了矮坨坨,也依然足够获得后世人的敬仰。因为没有它们,或许这片土地上的历史都将要重写。
郝东他们也没有进嘉峪关景区里头,戚绝开着车在外头绕了一大圈,甚至还停下来了一点时间,给郝东下车好好的体会一下。
对于郝东来说,这就足够了。
在他的心里,历史应当被凭吊,被牢记,但却不应该被亵玩。这样的地方,远远的看上一眼,能找到一点当年的感觉,就足够了。
过了嘉峪关,就是嘉峪关市,也就是他们今晚的落脚点,明天的飞机也是从这里直飞北京。
嘉峪关市是座大城市,天南地北的人群汇聚,饮食习惯也是各自不同。
郝东他们到的时间不算太晚,正是夜市开始的时间。
这里的美食街都有好几条,汇聚了全国各地不同的美味。
郝东他们在西北这就算是最后一晚了,自然不想错过,找好了落脚的旅馆,俩人立刻轻装上阵,去逛美食街。
江南东北之类的风味儿直接pass,这些平常郝东自己都能做,主要他们还是找西北这边儿特产的食物。
毕竟有很多东西是必须这里的料的,一旦离开了这边的地界,就算知道怎么做,也没办法再做出这个味儿来了。
本着这样的宗旨,郝东上来就揣上了一包榆钱儿大窝窝。
窝头是杂粮面混榆钱儿做的,玉米豆面儿本身金黄灿烂又透着一股子清香,一片片榆钱儿混在中间,绿绿的十分好看。
如今已经是七月的天气,这些榆钱儿都是春天的时候攒下晒干的,不过做成窝头之后味道却也没有受到影响,依然清甜可口。
之后看到了搓鱼面,又喊了一碗,跟戚绝俩人对半分了。
那面条做工十分不错,三公分左右长度的面条,中间粗两端尖,全靠手工搓出来。
下锅熟了之后捞出,淋上香油辣酱和醋吗,拌上西红柿炒鸡蛋,新嫩滑爽的口感,几乎是转眼就全吃完了。
不过郝东一门心思要多吃一点品种,没敢再要一份,直接拉上戚绝奔向下一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