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9.一场JGP 现状
没几秒就回来了:“已经比了,一共才23个人,穆辛第16个出来的,臧夔倒是要等到20了。”
丛澜:“那成绩还不错。”
分组也是看短节目排名的,自由滑当然出场越靠后越好。
不过两人的技术水平一般,这次也没打算上四周跳。
实际上,这个分站赛里的男单只有一人在自由滑编排里有四周跳,还是个4Lz。
褚晓彤:“小男单的竞技难度跟女单分节了。”
这种趋势每年都有,今年似乎越发明显了起来。
像是这场,男单的四周跳总数还比不上女单,而这只是Jr组的前半场分站赛。
丛澜:“女单短节目比得怎么样?”
褚晓彤:“我们去的是谁啊?”
不用多想,名额既然世青赛里拿满了,张简方自然不会空置,只要能进名单的,他怎么都得给安排出国比去。
丛澜想了一会儿:“应该是陈昔、谢蔓,她俩的技术储备不错,有3Lz3T。”
两人都有这个难度跳跃,只不过陈昔的3Lo不太好。
褚晓彤已经看见了:“陈昔的3Lo摔了,这个是今年的指定跳跃来着。她成绩排第八,谢蔓是第五,看节目完成度可能有点不足。”
陈昔3Lo虽然失误,其余的技术动作倒是没问题,尽管扣了分数,还有额外的-1,sp成绩也不算差,上了54分。
谢蔓中规中矩,没错误不扣分,GOE也都是正的,但表现力一般,技术质量也是中等偏上,属于稳扎稳打的那种风格。
褚晓彤:“这一站没有静静那种的。”
她指的是3A3T。
事实上这一站里没有人会3A,但有两个人会4T。
丛澜:“女单明天才比自由滑吗?”
褚晓彤:“昂!”
但她已经在看了。
评论区和直播间里的弹幕都在嫌弃小男单的自由滑难度不高,就一个人会四周跳,比不上小女单的储备。
围绕着这个话题,众人争论不休。
丛澜已经结束了她的任务,正在收拾东西,顺便伸了个懒腰。
“今年好像都挺收着的,青少组也算是A级赛头一批,持观望态度的居多。”她说。
褚晓彤:“但是想莽的还是在莽。”
B级赛的举办水平参差不齐,有钱的经典赛还不错,挑战者系列也有不少赞助,AI的引入很顺利。
但大部分连参赛者的国籍都要凑,以求达到积分作数的标准,如此羸弱的赛事承办方根本没钱去引AI。
ISU需要承担一部分的赛事费用,这些自然也是他们的责任范围之内的事务。
可是,一个规则的实施势必会受到执行者的影响,他们根本不想好好搞,所以压根就没打算协助各国冰协推进AI。
不巧,ISU破破烂烂,兔子拆两根破烂再顺便缝缝补补。
张简方带人顶上了!
张简方,一个直接把“跟ISU作对”写在脸上的人,他这个赛季毫不收敛,冲着ISU就贴脸开大!
自带经费过去,送WINGS下“乡”给温暖,让世界见识到WINGS的好。
这个做法贵是贵了点,架不住他赞助多啊!体总批的经费也多,商业转化的盈利更多!
今年的张简方,是更有钱,可以拿钱砸人砸一个小时都不停的张简方!
不过他这么做,不全是赔本生意,也不单是赔钱赚吆喝。
一方面,接洽到的赛事承办方冰协,里面有前几年陆续建立友谊的;
一方面,ISU为难,张简方雪中送炭,也是一个很好的与他国冰协结交合作的机会;
另一方面,影响力就是这样一点点扩大的。
ISU至今不知道,为什么张简方能在去年雷厉风行,把AI一事推得这么高。
别的势力在ISU盘踞了几十年,他这才多久,满打满算也就是六年,索契冬奥那年才有了他的身影。
ISU:他怎么做到的?
张简方:靠诚意。
褚晓彤:“我现在看这个挡板,都不知道是国内赛还是国际赛。”
她感慨的是直播画面里露出的冰场一周的围挡,上面几乎都是中文带拼音的logo。
丛澜瘫在椅子上:“我看看,哦豁,真漂亮。”
汉字就是美!
大鹅的轻工业不怎么好,文娱市场不大,花滑市场看着热闹实际连日本的一半都没。
当然,日本那是多年的积累。
大鹅家运动员的代言,顶级那一批,可能也就跟兔子家的一队差不多,莉莉娅冬奥之后的代言收入,还不如后来的桑莹。
而且莉莉娅有的商务收入还是日本品牌的。
张简方说中国的花滑市场吓死人,不是随口一提,而是真真切切。
盘子一大,蛋糕就多,随便一小勺就超过了其他盘子里的一大块。
桑莹就这样。
莉莉娅就这样。
这次在直播赛事里的AI也是WINGS,比B级赛要热闹,所以带去的设备也更多。
赞助商都是张简方给找的。
但赞助也不是白赞助,这里饮料和电子相关的两个品牌本就打算要开拓国际市场,俄罗斯也是市场规划中的一个。
丛澜老是听张简方念叨“死了的毛熊才是好老大哥”,大鹅冰协坑他几次也跟他合作不少,相爱相杀的,来来回回非常刺激。
对张简方和赞助商来说,他们付出的可能表面上更多,实则图谋的是更大的利益。
褚晓彤:“这次的评分给得很准哎!”
丛澜:“好像WINGS上裁判桌了。”
裁判系统之外,WINGS的赛时数据给裁判进行参考,同时也会将部分技术动作的数据披露给观众。
裁判要是懒,或者认真打分,前者可以直接按照WINGS的参考给分,后者可以对比自己跟AI的差距。
这种情况下,J裁给分都挺靠谱的。
但也有少数的人,死犟死犟,非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搞点什么特殊的出格动作,就对不起自己在冰场旁边受冻似的。
这种J裁给分就有点奇妙,要么水,要么压。
至于T裁和数据助理,他们受到AI的影响算是最大的,因为一个技术动作正确与否,该不该在第一步就判定达标,AI下的结论可谓是等同决断。
比如WINGS判定某个跳跃符合基础标准,T裁却非说它错刃了,那就会出现WINGS的GOE是正或者零,J裁则是由于T裁的判定倾向负分低分的选择。
于是就会有非常明显的矛盾。
而这样的矛盾,就会连着J裁的打分一起,成为选手和其教练、冰协手里的“把柄”。
把3+的GOE压到2+或许不那么显眼,1+和负分的对比却是人只要有眼睛就可以看出来的。
到了这个阶段,“把柄”的实现就要看申诉了。
不巧,今年的申诉处理规则有了大的改变,以前ISU一言堂,现在AI能掺和一手。
——申诉要被处理,赛场AI在申诉阶段有一半的决策权,且这个流程里可以让AI公示详细数据。
这样的一条规定乍一看没什么,实际上就是给了选手方一个收集裁判组评分不公的证据的机会。
一半决策+公示,后者几乎都要图穷匕见了——公示,直接等同于公证过的资料,多方认可签字并高规格存储。
以前ISU不处理申诉,包庇裁判,所以显得这个环节无所谓,什么把柄什么证据,攒再多也是白费功夫。
现在不一样。
现在有张简方。
虎视眈眈的张简方就在一边瞧着呢!
他正愁没杀鸡儆猴的好台阶,真要有人给他递来一只鸡,张简方手里的刀下一刻就敢落下。
再者,AI进赛场,与裁判系统平齐,它就算不能控制实时出分渠道,也代表着它监督了整场比赛,且拥有这个赛事的所有数据资料。
不管是WINGS,还是其余的什么AI,这些数据不属于ISU,服务器在AI公司手里。
ISU那里的是复制件,他们如果撕破脸要销毁,那也没关系,一手的全在AI公司这边。
商议阶段对AI的让步,不是退出了权限范围,相反,张简方一直在努力让赛场出现一个第方。
监督、监测、震慑。
褚晓彤:“我听说前面站有一站挺乱的。”
阿美莉卡也有很多科技公司,人家各种巨擘,AI方面也不落于人后。
只不过这些巨头们,不一定会看上花滑的一亩分地。
要没有张简方,WINGS也不会在花滑赛场。
它可能在无人机、医疗等领域深耕,根本没来花滑的打算。
褚晓彤提到的“混乱”,就是一个有点骗钱性质的阿美莉卡公司,搞出来的概念版AI。
名字叫做Pag,在赛场的作用是当花瓶。
连数据出得都不行,很烂。
这种情况出现也很正常,有WINGS就会有垃圾。
张简方他们预料到了,但一口气吃不成胖子,凡事都要一步步来,不可能这边提了方案,那边立刻就做到至臻至全。
这是无法实现的。
不论何事都得要先去做,暴露了问题再去解决问题,不用担心出错也不要担心问题出现得太多,出现问题想办法解决就好了啊!
怕就怕连那一步都不敢迈出去。
张简方:反正我被骂得也不少,无所谓!我不在乎!
褚晓彤那边外卖到了,丛澜听着她穿了拖鞋渐去渐远的脚步声。
等门开了又关,拖地声慢慢地又近了过来。
镜头里没人,丛澜估计褚晓彤能听到自己说话时,才张口说话,只不过声音显得有些阴森。
丛澜:“大半夜你吃东西,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褚晓彤那里一阵拆塑料袋的声音:“嘿嘿嘿,我明天休假,我今天可以随便吃!”
丛澜不饿,但饿与吃夜宵没有关系!
她可以不吃,别人也不能吃啊!
“跟你视频我真的是遭了老罪,”丛澜嫌弃,“你别把镜头对着你外卖,我看不得这些。”
褚晓彤:“我偏不。”
她还给丛澜展示自己都点了什么,从烤冷面到鸡爪到甘梅地瓜,全是小吃。
一看就很想吃的那种。
丛澜捂脸:“我拉黑你了。”
褚晓彤:“来来了,你张嘴——啊,你吃不到!嘿嘿嘿!”
犯完贱以后,比赛的顺序差不多也到了男单最后两人。
会4Lz的小孩这次没跳好,存周摔了,还是落冰后张牙舞爪试图站住结果还是仰面躺倒的那种挣扎式摔倒。
褚晓彤看着弹幕上的文字念着:“越努力越辛酸……额,我以前好像也这么摔过。对不起,感觉一起被骂了。”
丛澜才不安慰她:“吃东西的人确实会被地图炮的。”
褚晓彤:“你在羡慕!”
但这个比赛,整体来说公平性是很高的,而且水分控制得很优秀,不再像以前那样闭眼给分,全靠冰协操作P分拉差距。
大鹅冰协搞起水分来,贝加尔湖都不够用。
丛澜点开了褚晓彤给的链接,里面是刷分网站,有这次比赛的小分表。
“是给得挺匀称的,”她说,“我看他们的技术动作也没那么浮了。”
被扣分标红的不少,存周降组错刃的,技术含糊的,这一场比赛的打分都不怎么高。
JGP分站赛总是不停在变,也没办法比较两场赛事的给分。
但选手是有重叠的,像是这次男单里一个来自枫叶的小孩,今年17,去年一直在挑战4S,今年压根就没放。
要是去看小分表的话,也能看出来他的4S毛病挺多:低空、收紧慢、质量差,有着高贵国籍基础水分情况——亚洲国籍可能不给分,他基本都是+1以上——但不会出现过分的超高打分。
属于以前很多人想要的“公平状态打分”。
日常训练视频里他还对外发布了自己练4S进步的视频,结果现在比赛了却没放。
拼都没拼。
不是他没勇气,是他和他的教练知道,有时候骗骗自己就行了,别想骗WINGS。
走下KC区的时候,教练瞪着WINGS的那眼睛真的是老大了。
但凡这场不是WINGS监考,可能选择用不规则技术拼难度和运气的,会增加不少人。
褚晓彤:“嗐,不好好练就会被扣分,偷鸡摸狗也扣,扣到最后还不如一个老老实实的标准周跳给分多,那肯定选后者啊!”
打分一旦公允,对整个项目的发展就会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不是技术将倒退回周跳时代,而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周跳被重新郑重对待,不急躁于技术未稳时尝试四周跳,编舞强调衔接和节目完整度,滑滑蹦的性价比低到让教练认真打磨周跳。
一个好的曲目,一定是有着丰富细节的,靠的不是一两个跳跃,而是跳跃之前的步法,是衔接动作,还有肢体和表情的运用。
这样的曲目才能吸引观众,让冰迷看到什么是美。
WINGS在赛场出现,其震慑力直接令心虚者后退,固然使得这个赛场少了许多四周跳,但也让选手们得到了自己应得的分数。
编舞的质量可以反应到P分和GOE上时,也就等于正面肯定了选手日常训练中在滑表方面下的苦功。
丛澜:“一步一个脚印的赛场看着真漂亮!”
褚晓彤:“是吧是吧!我让你来看你还不看!”
在这样的赛场里依然要去挑战高难度的人,如那位见到了自己4Lz惨不忍睹评分的小男单,他同样可以得到好处——正视客观评价,直面跳跃的不足之处。
老师在试卷上打的每一个红色叉叉,不是出于刻意为难,而是秉持着要让学生订正错误、避免再犯的初心。
挑战得到的正反馈,并不意味着包庇和虚假,就算是扣分的真实,也依然是正向反馈。
现场受邀来做解说的索菲娅·古谢娃,见到这个焕然一新的赛场,沉默了数秒。
她好像一个许久没见天光的人,骤然看见了灿烂的阳光,还以为全世界都变了呢。
索菲娅·古谢娃不禁地想着,如果当年她站在国际赛场上,有这样的一个环境在告诉她,你现在做的是错误的,你现在追求的是错的,你的路歪了,你的方向应该重新去找。
她相信,自己不会走到现在这样。
娜塔莉和莉莉娅都很幸运,她们与丛澜的同场竞技让其知道了路的方向,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并在之后的日子里不断去订正。
丛澜那时就是“WINGS”,区别在于她不会去给“试卷”打叉,她只是给出每一份卷子的正确答案。
愿意修改学习的,有心去订正的,自然能对着答案查漏补缺。
索菲娅·古谢娃没这样的机会。
她想了想,哦不,我有。
她有的。
教练那时用丛澜的比赛视频做技术讲解,她是有机会去学习和修正的。
但她选择低头,认可了教练的要求。
对一个十四岁的孩子,不能强求她去反抗来自教练的强权,因为每个人的经历和性格都不一样。
不是谁都分外勇敢。
不是谁都能选对了路。
索菲娅·古谢娃承担了属于她的结果。
“现在的小孩子真好,”她出声道,声音有点温柔和羡慕,让旁边的一位老教练看了一眼,“这样的比赛环境要珍惜啊!希望大家能在这次比赛里有深刻的体悟。”
WINGS比丛澜直截了当,它批改了卷子,客观地给出论据,错在哪里,对在哪里,一目了然。
西妮娅·库里科娃很喜欢这样的方式,属于她的卷子里,红色叉叉在逐渐减少着。
虽然有时候,她也会在一些奇奇怪怪的地方犯错。
但幸好,每次她都可以被提醒到。
索菲娅·古谢娃在赛后,更新了她的社交账号。
很简单的一句话,翻译成中文后——
【严苛的WINGS不是敌人,是良师益友。】
它曾被指责是张简方的武器,是后者攻击和派系斗争的依仗。
但在最初的最初,WINGS的定位就是工具。
只要运动员、教练、冰协、ISU乐意,它也可以成为他们的工具,而不仅仅是张简方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