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生1983年 > 245章 教室日常【6200字

245章 教室日常【6200字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

各种品牌高档的商场,满足了人民群众目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的需求。

人们生老病死,都能够得到妥善安置。

人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

潘大章缓慢把一篇八百多字的作文念了出来。

这年代的人绝对想不到,十年、二十年以后,整个社会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但是重生的他知道,他只是把二十年后整个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描述出来。

其实没有半点的虚抅成分。

涂老师让他回到座位,全班同学都陷入沉思。

听完潘大章念的作文,凌翔感慨地说“大章的作文描述了一个理想的乌托邦社会。”

涂老师“大家可以比较一下,跟前篇作文,这一篇是不是理想境界更高,给人一种正能量,奋发向上的感觉。

古人都说文如其人,作文表露的就是一个人真实的心态。……”

……

此时俞督县最大的电器商场二楼经理办公室。

一个年轻人正在跟一位秃顶的中年人汇报工作。

“黄经理,这段时间自行车和缝纫机的销量都在下滑,以前一天可以销三四十辆,但是现在三十辆都成问题。”

“李沛文,你找过原因没有?是自行车厂的产品质量出了问题,还是我们员工服务态度恶劣,逼走了顾客。我觉得售货员的工作态度要得到改进才行。”

李沛文是商场实际管理者,黄如波是商场总经理。

“黄经理还不知道吧,老农贸市场那里,私人开了一闻五金店,专卖自行车和缝纫机,售价跟我们这边一样,但是他搞买货送礼活动,比如卖一部自行车,他送人家一个电子表或四五双丝袜活动,所以吸引了很多的顾客。”

“他这不是恶意竞争嘛,待我向工商部门反映反映。”

他又对李沛文说“你今天亲自去他店里看看实际情况,然后再回来跟我汇报实践情况。”

李沛文即刻前往老农贸市场,找到了那间五金商店。

商场面积不大,一百多平,但是摆放得比较有特色。

店里只有三个员工,两个男员工在组装自行车和缝纫机,一名女员工负责接待顾客。

李沛文在外面的主要路口都看过他们商场贴的优惠广告。

他装做顾客的样子询问了产品的售价,以及买货后所送的礼物。

回去后据实跟黄经理做了汇报。

黄如波“这样搞,顾客都会被他拉走,这两款产品以后我们都不用卖了。”

他特意找到工商凌副局。

“老黄呀,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单位是没权利去强制干涉或取缔的,现在国家都鼓励私人开办商场,活跃市场经济的。你们只有在内部找找原因,提升你们的市场竞争力。你们都是大型的公营商场,不论是规模还是经济实力,难道会竞争不过一家小小的私营商店?毕竟他只能是小打小闹嘛。”

凌副局几句话就打发了他。

黄如波也是一个负责任的商场经理,商场在他的管理下,几年效益都不错。

但无奈职工数量众多,负担很重,很多员工都是各关系户安排进来的,谁都得罪不起。

更不用说减员了。

还要上缴利润,负责退休员工的工资。

商场赚的利润每个月都入不敷出。

跟厂家签订了销售合同,现在的厂家也不再是以前那种求上门让商场销售的态度,而是每次要求现款提货。

造成商场财政收入紧张。

同时,他也意识到了生存的危险。

他有一个在大城市当商场经理的同学,跟他写信,告诉他“大城市的商场都开始试行了承包,或者多人合资经营的形式。”

县城小地方估计最终也会走这条路。

他暗自思衬应该早做准备。

同时他也召集商场管理层,说了私人商场的冲击问题。

“大家想想办法,有没有什么高招,把顾客再次吸引到我们商场来。”

……

几天下来,五金店自行车和缝纫机销量都所减少。

潘广春对他说“新华路和小西门那两间五金商场这几天正在搞买高档货摸奖抽奖活动,就是买二百块货物以上,可以在柜台抽一次奖,奖品有电饭锅、毛毯、热水瓶、面盆、铁桶等东西。”

潘大章特意跑去看了看。

顾客购买了二百块货物后,就可以去拒台抽一次奖。

从一个抽签筒,伸手掏一个奖牌出来。

看上面奖品名称。

现场围了许多顾客。

许多人高兴而来,扫兴而去。

“说是百分百中大奖,其实是骗人的,每次都中热水瓶、洗面盆,或者铁桶这些价格便宜的货。”

“确实,我高度怀疑里面根本就没有电饭锅这种值钱的东西。”

潘大章认为这种做法跟自己买货送礼物是一样的促销方法。

他只是奇怪,这次两家商场都是一起搞活动。

是跟我搞竞争?

还是不愿意让小商贩抢走了大市场。

这几年市场刚刚起步,厂家的生产能力也在恢复当中。

百姓对各种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也特别旺盛。

但是原有体制存在下的各种弊端也依然存在。

总体经济运行处于稳定阶段。

据他前世的记忆,四五年之后,会有一段时间的波动。

社会上出现一股抢购潮,所有商品都抢购一空,百姓几年储蓄在银行的资金,全部提取出来,把商店的必需品和非必需品都抢购一空。

物价短期内翻倍的上涨。

生产资料也在跳跃涨价。

许多人信奉的存钱在银行,不如用钱买来生活用品用在家里。

商场采取限购,一次只能买一定数量。

社会上依旧有人天天去买米买粮,家里堆上千斤大米,几百斤食油。

肥皂、火柴几千盒。

电器用品只要能使用的,挑选都不用挑选,付款就提走。

甚至有人为了一件电器用品,抢购一辆自行车而大打出手的。

他知道若是处在这种人心浮动的年份,黑心的商家要发财是很轻而易举能做到的事。

根据前世记忆,这一波抢购潮是出现在年。

那时候,他应该去大学深造了。

货币也是从此时开始贬值,当然工资也从此时开始上涨。

几十块钱一月的工资将成为历史,工人每月工资开始涨到三五百元。

当然,他也知道目前这几年内,物价不会出现大的波动。

商业气氛总体上还是处在起步上升阶段。

人们购买商品还是比较理性。

他把电器商场看见的情景回去跟温小蓉他们说了。

“不用担心,他们即使搞抽奖活动,应该也不会对我的销售造成大的波动,几天后就会恢复正常。”

果然,几天后又恢复日销量近二十辆的销售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