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十三章 桓老将军到建康
别说是统兵了,好多事情还没来得及展开,估计就会被朝廷想个办法修理了。
对于朝廷来讲,实际上刘牢之那样的白衣起家的将军才是最好的选择,王谧这样的世家子弟自然也不在选择之列。
刘牢之他们在朝廷上没有根基,也没有家族的支撑,对于他们来说,效忠朝廷,效忠司马家是当然的选择。
朝廷对于这些白衣将军自然是想怎么指挥就怎么指挥,相当的容易,也没有任何的心理压力。
对谯郡桓氏可就不能同等待遇了。
众所周知,桓氏的势力就是属于自己的,想要调动荆州兵,朝廷说话都不一定好使。
要桓氏同意才可以,这也就是为什么桓冲可以在朝廷上有一点面子,朝廷对待他的印象也不错的重要原因。
那都是因为桓老将军积极和朝廷合作,没有任何不轨的行为,这对于大晋朝廷来说,已经是非常可贵的了!
要知道,大晋朝廷一向是很孱弱的,自从被几个乱臣贼子搅合了几番之后,那就更是虚弱无比。
为什么谯郡桓氏这样经常搞事情的家族,他们还能容忍?
那都是因为朝廷没有能力剿灭他们!
如果他们有能力,你以为,他们还会做这样的选择吗?养虎为患?给自己的境内安一颗大雷?
还不是因为自己菜?
要是铲除了荆州势力,那就等于是削去了自己的一支臂膀,等于是自断武功,而舍弃了荆州势力,朝廷也无力再培养出一支新的力量取而代之。
所以,就只能由着他们了。
毕竟,只要是桓氏一族不再搞事,他们在地方上还是很稳固的一股力量,可以利用。
遇上桓冲这样可以合作的将领,那就更是幸运了,自然可以相安无事。
对于桓氏一族的势力,朝廷是既仰仗,又忌惮,整个一个精分。
所以,这也就造成了桓氏一族出身的男子,想要在朝廷上有个好的发展,几乎是不可能的。
司马家的人对桓氏是很嫌弃的,桓伊走的这条路,已经是上限了。
至于桓冲,他是桓温最小的一个弟弟,荆州兵只能交给他掌握,这也能充分说明,荆州兵的属性。
就是隶属于桓氏一族的私人军队嘛。
要不然,朝廷为什么不能派自己喜欢的欣赏的得力干将去充当荆州的大将军呢?
是他们不想吗?
还是没有人才?
当然都不是了,自然是因为荆州是针插不进去,水破不进去的一个地方。
更何况,朝廷是根本就不敢派遣自己的人手去掺和荆州的事务的。
你借他们一个胆子,他们也不敢。
桓氏家族根本就不会让朝廷这样做,连个机会都不会给,在荆州这块地盘上,早就形成了桓氏一族的小王朝。
他们就是土皇帝。
还连带着许多和朝廷闹了不和的荆州土著豪族,他们联合到一起,关系十分紧密。
以朝廷那孱弱的力量,根本无法和桓氏一族抗争,说不定会把自己也搞翻车。
那怎么办?
只能忍了。
当然,为了达到相安无事的良好局面,桓氏这边也要有所付出,有点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