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十一章 工匠的难处
那当然是因为人人都有了用武之地,找到了自己生存的意义了!
以往,工匠们的素质都不是很高,主要是在古代社会,工匠的社会地位就相对较低,而他们就算是有独家的绝活,也不过是手艺人,即便是在这都城的将作坊里做活,是给天子皇妃们做事,也依然还是匠人,没什么社会地位。
这种失落反映到日常生活中,自然就是各种失序行为,比如,有了钱就一朝散去。
不是去耍钱,就是钻到烟花柳巷当中。
总之,过着有今天没有明天的日子,还时不时的打架斗殴,充满着一种有力气没处使的感觉。
但是,自从王谧开始帮着整顿将作坊,这里的面貌就跟着焕然一新了!
用王谧的话来说,匠人和军人、商人也没有什么区别。
各有分工而已。
军人有军饷,商人就更不必说,虽然社会地位比不上,但是,口袋里的钱还是鼓鼓的。
不论是在哪一个世道,有钱就能过得好,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常识,也是颠扑不破的一个道理。
没办法的。
走到哪里都是一样,这个道理就是可以横行无碍。
有钱,就有好生活,有钱,就能收到别人的仰望,即便是极有可能是极为短暂的。
但是,反观可怜的工匠们。
就真的是要钱没钱,要社会地位也没有社会地位了。
遇到那贪婪又奢靡的皇帝,这些工匠就和日日服徭役的人没有什么区别。
不停的赶工,甚至可以累死人的!
这是真的!历史上关于这个方面的记载,屡见不鲜。
在这样严酷的生存环境之下,还谈何素质?
谈何生存的价值?
然而,现在不同了。
对于管理这些工匠,王谧引入了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他居然拨出了一笔专款,给工匠们发钱。
数目不小不说,甚至还能按月发放,从他开始插手将作坊的一应事宜开始,这项工作已经持续和好几个月!
每个月,在一个固定的日子,至少是在这个月的朔日之前,这笔钱就会按时,足量的发放下来。
这简直是以往根本就想不到的事,也根本就不会发生!
但是,现在又确确实实的在进行当中。
可以说,小小的一个举措,在工匠们心中掀起的波澜是十分巨大的,堪称是滔天巨浪。
首先,按时,这就足以表明,琅琊王对将作坊工匠们的重视,要知道,虽然只是每个人小小的一笔钱,但是,能够按时按量的发放这在古代也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
主要是,古代人基本上就没有这个理念。
什么叫做工资?
工资为什么需要按月发放?
为什么还需要在一个固定的时间按时发放?
这些完全都没有概念,也根本认为没有这样做的必要。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这个年代的工匠,从身份上来说,还是属于奴隶一级。
虽然看起来是有人身自由的,也有一定的工钱,但是,他们和雇佣他们的人还是一种人身依附的关系。
双方的地位并不平等,更不用指望他们的主人会按时按量的给他们发放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