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45
显然不太一样。
刘辨不但兴建了它,还命宫中二百黄门在佛寺中出家,任图澄为大师,主持寺院。
同时,聚集了许多在西域流亡的僧人于此地,每日开坛讲经。
据粗略计算,在短短的数月中,这座佛寺就聚集了三四百名僧人,加上那些黄门,总人数超过了五百,规模可是不小。
而陈宫徐庶,包括顾雍等人,也不清楚董俷的意见。
而且此前薰俷说过,尽力满足刘辨的要求,所以并没有去干涉。
建安三年十一月三日,也就是董俷正式迈入而立之年的第二天,抵达长安。
自有各官署官员,纷纷前来迎接。
刘辨在董俷抵达长安之前,免去了董俷行大都督的官位。
命其正式为大都督一职。
同时加封大司马,为三公之首。
朝纲诸事,可自行决断,无需通报汉王府。
当董俷回到家中时,正逢佛寺晚课。
悠扬地钟声传入了董俷的耳中,让他不由得一怔,在台阶上转身向佛寺看去。
那佛寺高塔的塔顶,映入了眼帘。
“那是什么地方?”
“董大哥。
那原本是清凉宫遗址,大王在去岁末命兴建佛寺,并命名为清凉寺。
平日里大王在佛寺中听佛讲经,并且召集了几百个西域僧人,在那里翻译经文。”
“哦?”
庞统说:“近来听人说,他们在翻译一部佛家经典。
名为《金刚经》。
大王大部分时间都在监督那经典的事情,所以今日主公回来,大王也没有出城迎接大哥。”
庞统以为,董俷是因此而不快。
哪知董俷听庞统说完,脸色立刻变得格外阴郁。
他攥住了拳头,沉吟片刻后说:“前面带路,我要去那清凉寺,见一见大王!”
“现在?”
“就是现在!”
薰俷格外的恼火。
若是贾诩在。
一定明白他的心意,不会让兴建佛寺。
这该死的佛寺,居然堂而皇之的修建在自己地府邸门外。
是刘辨故意如此。
还是他无意为之?这里面的区别……
庞统看出董俷脸色不正常,不敢再说话。
连忙命人在前面领路,董俷过家门而不入,直奔那清凉寺方向而去。
要说起来,清凉寺并未动用多少钱帛。
至少和当年汉灵帝大兴宫殿的花费相比。
不过九牛一毛罢了。
也许是刘辨也知道,当年他老子所为,造成了多大的灾难。
故而在修建清凉寺的时候。
缩减了不少开支。
可即便是如此,这佛寺的规模依旧是格外地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