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96
但是其才学,倒是颇受卢植地器重。
“此子,有国士之风!”
这是卢植在出征漠北之前,向董俷推荐阎圃时所说的话语。
卢植是什么人?
那是堂堂的一代宗师级人物,连羊续蔡对他也非常钦佩。
他不好评价别人,可一旦做出评定,往往是不会看走了眼。
所以,董俷马上就命人将阎圃从太学府调出,出任他大都督府的门下从事。
虽然官位并不是特别彰显,可是却羡煞了无数人。
要知道,担任门下从事的俸禄虽然只有一百石,可那是心腹之人才能担当的职务。
阎圃身高七尺六寸,生的面如粉玉,极具丰姿。
此刻,他正站在董俷的身后,也不出声,垂手肃立。
“儒宗,郿县那边,可有消息传来?”
阎圃说:“主公,尚未有消息传来,但想必不会等待太久时间。
军师布局高远,此次和林乡亭侯合作,一切都已经安排妥当,断不会出什么差池。
河东卫觊突破河水,占领莲勺,已经直接威胁到了左冯地安危,李贼又怎可能放过这个机会?”
薰俷却笑了!
“只怕不是李傕把握机会,而是那卫觊目光高远吧。”
阎圃闻听,也笑了起来,“主公所言不差,河东卫氏三百年大族,地确不容小觑。
趁曹操迎奉天子,兵进函谷关的时候,出击三辅,若是谋划得当,这三辅……嘿嘿!”
薰俷听出了阎圃话中之意。
有他这一次出奇兵明攻马腾,暗渡武都,这三辅花落的尚未可知。
卫觊?
对这个名字,董俷并不是非常地陌生。
说起来,在十年前他就听人提起过卫觊的名字。
当时老爹还是河东太守,河东卫氏也在他的治下。
薰家和河东卫氏之间的恩怨,那可真的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完。
仔细算起来,河东卫氏至少有三个人,直接死在他的手上。
当时卫觊就已经崭露头角,不过后来董俷春风得意,卫觊却好像变得默默无闻。
隐忍,此人端的是精于隐忍之道!
这又是一个似乎在演义中并没有出场的人物,不过董俷对此,已经有些麻木。
阎圃见董俷不说话,也沉默了。
不过究竟是养气的功夫还不够,片刻后忍不住又道:“主公,曹操兵出函谷关,您就一点也不担心吗?将军和董校尉二人,加起来不过一千人,能挡住曹军吗?”
薰俷沉吟片刻,从牙缝中挤出了一句话:“挡不住也要给我挡住!”
他深吸了一口气,轻声道:“儒宗,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我们自武都入渭南,要想神不知鬼不觉,就必须轻装上阵。
好在焦城险要,老的背嵬军,可以说是我麾下步军之翘楚,除他之外,没有人等担当如此重任……二十天,我需要二十天!”
说着话,董俷细目眯成了一条线,露出了一丝狰狞笑容。
“只要我等夺取郿县,公明就会立刻自梁山出兵,占据临晋,则整个关中,将落入我手中。
李郭二贼,不过跳梁小丑尔……二贼一死,曹孟德就会乖乖的退兵。”
阎圃点点头,表示明白。
不过心里面还是有些担心,毕竟他在董俷麾下的时日太短,不清楚背嵬军的战力。
但是,能参与这么一场大布局,对于阎圃而言,却是极为难得的一次经历。
阎圃仔细的消化着这场布局的每一个细节,越发感到了祖父当初选择薰家,是何等的睿智。
从腾子驹兵出河湟,到董俷神不知鬼不觉的抵达武都。
苏固在外有旧主雄兵,内有大族威逼的情况下,举城投降。
所有的一切,不过是在短短三日中结束。
几乎是兵不刃血的占领了武都,可这里面的谋划,值得回味。
就在这时候,越兮和王戎匆匆走上山岭。
二人在董俷跟前行礼,“主公,李傕出兵了……郿县只有四五千兵马,守将是李傕的侄子李暹……赵岑说,他手中只有八百人,当全力配合主公夺取郿县的行动。”
赵岑,董俷对这个人几乎是没有半点印象。
后来还是李儒提醒过他,说这个赵岑曾经做过董卓的亲兵,后来因战功而被提升。
薰俷也懒得去想这个赵岑是什么人。
只要李儒说这个人没问题,那就是足够了……
薰俷点了点头,用金瓜轻轻敲击了一下马靴,转身说道:“李傕走了,该我们登场了!”
他沉声道:“命武安国率二百轻骑,出击郿县!”
此次董俷前来郿县,只带来了一千兵马。
其中有经过反复挑选,凑足了八百人之数的巨魔士,还有二百轻骑,由武安国率领。
巨魔士的战力,早已经是天下闻名。
阎圃一开始还不明白,人手三骑西极马的巨魔士,为何要带上二百轻骑呢?
看装备,看马匹,这轻骑和巨魔士简直是天壤之别。
大都是星宿海马贼出身的家伙,混在巨魔士之中,简直就是给巨魔士添乱,非但起不到作用,说不定反而会影响巨魔士的战斗力。
可是现在……
阎圃似乎明白了这二百轻骑的意义所在。
不由得看了一眼董俷,暗自点头道:只这一手,足以见主公的深谋远虑。
而董俷并不知道,阎圃此时此刻的想法。
他所做的一切,不过听从李儒的安排。
“诸位将军,做好准备……正午时我们就可以在郿县吃酒了!”
薰俷说着话,率先大步向山岭下走去。
李傕郭,我薰西平……回来了!
第三三八章大战起,谁是黄雀(六)
暹,年方二十六。
论起年纪,比董俷要小上一岁,为人骄狂,颇有天老大,叔老二,我就是老三的架势。
李傕好巫,身边跟着一个千娇百媚的巫女,为他占卜算。
不过白天是巫女,晚上……
反正李傕虽然有妻室,可是在他身边跟随的,却是巫女。
已经四十多了,却没有子嗣。
也正是这个原因,李傕视李暹如亲子一般。
李暹不喜书,偏生好武,是一杆三亭大砍刀,颇有几分火候。
不过,李暹自习武以来,还真就没上过一次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