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83
元直和广元和我一路。
但不知婶婶有什么打算?”
徐母看看徐庶,犹疑道:“却没有打算。”
“颖阴实不宜再居住,以我之见,婶婶若是愿意,不妨去我那里……我不是说阳,也不是说陇西。
小侄所说的,是张掖。”
徐庶和石韬闻听一怔,奇怪的看着董俷道:“张掖?”
薰俷点点头,又对蒲元和马均道:“蒲元,你父亲如今已经带着将做营去了张掖。
牧场现在地将做营,只是一个壳子,没有什么人。
这些年,我已命人占领了张掖、酒泉和敦煌三地。
一来是为了防止西域羌人在凉州作乱,二来……我也不想总靠着家人。
呵呵,幸好你们遇到了我,否则你们去了牧场,没准会扑个空呢。”
徐庶犹豫道:“张掖,那不是很荒凉?”
“也未必……如今叔至带着人就在张掖镇守。
相比之下,我倒觉得那里比中原要安稳许多。”
徐母看了看徐庶,沉吟道:“若是叔至在那里,我倒是可以去。”
“恩,有叔至大哥在,我也能放心的求学了!”
“若你们同意,明日我会让成蠡带二百巨魔士,送婶婶你们前往张掖。
我这边送元直和广元去了庞公那里后,也要赶赴丹阳。”
徐母点头道:“那就听从西平的安排吧。”
原本徐母是一直要称呼董俷的官职或爵位,可董俷却死活不同意。
好一番劝说之后,徐母这才呼董俷的表字。
这也算是一种感情投资,可以拉近关系。
安排妥当之后,董俷带着人就告辞了。
徐母自有徐庶照顾休息,董俷则带着蒲元、马均二人,找来的成蠡和淳于导二人。
让他二人负责护送,又在私下里叮咛成蠡,这蒲元和马均的重要性。
说实话,成蠡并不是很愿意就这么走。
总觉得他是董俷的亲卫,如今四大亲卫只剩下他一人在董俷身边,他一走,虽然还有武安国在,可总是觉得不太放心。
但也明白,董俷给他交代地事情,非常重要。
“主公放心,成蠡定不辱使命。”
薰俷看着成,突然觉得对他亏欠了太多。
当年转战天下的时候,成蠡就随他出生入死。
如今,许多新近投靠的人都有了官职,可成蠡……
“成蠡,俷亏欠你太多了!”
成蠡一怔,旋即明白了董俷的意思,“主公切莫如此说话,蠡能跟随主公建功立业,已经是天大地荣幸。
些许辛苦,却算不了什么。
只要能为主公办事,蠡就开心了。”
薰俷没有再说什么,只是用力的拍了拍成蠡地肩头。
一切话语,都尽在不言中,对于成蠡而言,这已经足够了。
第一九三章知我者谓我心忧
一亮,成蠡为主将,淳于导为副将,带着二百巨魔士和蒲、马二人上路。
薰俷带人把他们送到了村口。
临别时自然又有一番叮咛……徐母拉着徐庶和石韬的手,重复着头天晚上不晓得说了多少次的言语。
内容无非是要他们好好书,好好学习,莫要担心她的生活。
徐庶和石韬一而再的保证,不会令徐母失望。
徐母这才上了车,临行时又对董俷说:“西平,老身就把这两个孩子托付给你了。”
薰俷也再三保证道:“婶婶放心,小侄定为他们谋一个好前程。”
徐母这才算放下了心,登上车仗。
看着车驾渐行渐远,董俷突然有一种想家的念头。
一转眼四年过去了,奶奶虽然每次派人送信都说身体安康。
可每每想起来,董俷总是会有一种莫名的愧疚感受。
如果有机会,定要回家看看。
薰俷暗自做出决定,转身准备回去。
徐庶不愿走,站在村口呆呆的眺望着车驾离去的方向,突然间流出了眼泪。
想想也是,徐庶自幼和母亲相依为命,十八年来,即便是在太平道作乱的那段艰苦岁月之中,他也没有和母亲分别。
可没想到……此去求学,荆州和张掖相隔万里,不晓得要多久才能再见到母亲。
想起这些,徐庶的心里,就有绞痛的感受。
石韬轻声劝慰,但徐庶还是站在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