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84
至于有什么功绩,董俷已经记不清楚。
只是能得曹操器重的,绝非等闲。
荀彧说:“长文是颍川望族,少有美名。
早些日子曾听人提起过俷公子的名字,一直说想要见上一见。
呵呵。
只是没想到,我们会在这种情况下和俷公子相遇。”
“长文先生客气!”
陈群文雅一笑。
不再说话。
虽然举止很得体,但还是有一股子望族子弟的倨傲气质,故而话语并不算多。
这是郭嘉上前一步,笑道:“俷公子,我们又见面了!”
“啊,你是郭嘉!”
“嘿嘿,俷公子好眼力……早先顾师兄还写信来提到了俷公子。
没想到在颍川一别之后,嘉竟然有幸再次目睹俷公子大展神威。
昨夜一战,俷公子当真是威武。”
薰俷脸一红,“奉孝过奖了!”
“过奖?”郭嘉的脸色一变,白皙的面颊涌上了病态的嫣红,激动指着董俷的鼻子说:“你以为我真的是在夸你吗?敌情不明,而冒然出击,若是波才的身边再多些亡命之徒,你非但不能挽回战局,连自己都要赔进去……也就是波才愚蠢,若是我话,会立刻让身边护军出动,把你围杀在战场之上。
老师曾说过,凡事应谋后而动。
你看似勇猛,实则愚蠢。
若偷袭不能成功,岂不是白白涨了反贼的士气?”
“这个……”
薰俷哪儿会想到,这郭嘉上来就指着鼻子一顿臭骂,黑漆漆脸顿时成了紫色。
“俷也是一时蛮气发作而已。”
“蛮气发作,哼哼……文若,你听到了没有,我今晨可没有说错话吧。”
荀彧忍不住哈哈笑道:“奉孝,你牙尖嘴利的,谁能说过你?我看俷公子是不想和你一般见识罢了。”
“是吗?”
郭嘉瞪着董俷,刚要再开口。
薰卓在李儒的陪同下却走过来,“敢问那位是荀先生?”
荀彧连忙起身,恭敬的说:“董将军莫要如此称呼在下,实不敢当先生二字。”
“先生客气了,若非先生前来救援,只怕文开和小儿都要折在此处。
这救命之恩,卓不胜感激。”
薰卓为何会对荀彧如此客气?
说穿了不是因为荀彧的名气很大,而是他的出身,让董卓不得不客气。
早先在阳大将军府,诸多士大夫当中,以刘表、荀爽二人对
比较客气。
投桃报李,荀彧是荀爽的侄子,而且荀家又是大族,董卓怎能不敬?
而相较之下,对于同样是白身的郭嘉,董卓就显得有些怠慢。
好在薰俷机灵,拉着郭嘉低声的说话,总算是把董卓的这种无礼举动掩饰过去。
这鬼才万不可怠慢了!不过和演义中那个胸怀十万甲兵的郭奉孝相比,如今的郭嘉显然还有些稚嫩。
荀彧举止得体,和董卓客气的寒暄了一阵之后,才分宾主落座。
荀彧、陈群、郭嘉三人坐在上首,董俷和李儒在一旁作陪。
而华雄、陈到、徐荣、裴元绍、董召等人则坐在另一边。
一眼看过去,却都是武将出身。
薰铁和成蠡没有坐,而是站在董俷的身后。
这两个人一见到董俷,立刻就充当起了护卫的角色。
要说起来。
薰铁和成如今也都是薰卓帐下有职位武将。
却一如从前般恭敬,让荀彧三人好生在旁边好生的羡慕。
—
酒过三巡后,荀彧突然开口道:“董中郎。
不知接下来有何打算?”
薰卓一怔,“文若先生此话怎解?”
荀彧正色道:“董中郎,今日虽拜俷公子勇猛,斩杀了贼首波才,击溃反贼,可情况尚不容乐观。
据彧所知。
在颍川尚有反贼近二十万,更有贼酋张宝督率,手中聚集着十数万大军。
波才被杀,必然会激起张宝的报复。
到时候十数万大军兵临长社,不知道董中郎是否已有腹案?”
薰卓闻听,黑脸顿时变得阴沉。
说实话,在得知波才被杀,自家儿子出现消息之后。
董卓一直很开心,并没有考虑其他的事情。
可荀彧如此一说,反贼声势居然如此浩大,让他顿感压力倍增。
此次前来颍川。
薰卓共带了两万多人马。
加上沿途收拢的败军,以及当初皇甫嵩留在长社的人马。
加起来也不足五万之数。
以五万人对抗十数万人,确实心里没底儿。
侧目看了一眼李儒,发现他正在低头沉思。
至于在座的武将,似乎除了阿丑新招收的那个陈到在思考之外,其他人都显得无所谓,一副兵来将挡,水来土填表情。
向董俷看去,却发现他正和陈群、郭嘉推杯换盏。
似乎对这件事毫不在意,荀彧的这番话,丝毫没有引起他的忧虑。
心中一动,董卓笑眯眯的看着董俷,“阿丑……”
“在!”
“看你如此笃定,是否已经有了对策?”
薰俷大笑起来,“父亲,如今这大帐中,人才济济。
文若先生有王佐之才,长文先生更是当今青年才俊。
至于奉孝,胸藏十万甲兵,乃当今鬼才……加之姐夫足智多谋,父亲帐下猛将如云。
区区张宝,又何足挂齿?至于我,不过以莽夫罢了,这种伤脑筋的事情还是不要问我,冲锋陷阵,打仗shā • rén,这种事情才是我所擅长。”
如此一说,却让大帐中的紧张气息随之缓和下来。
荀彧和陈群好奇的看了郭嘉一眼,“奉孝,你这鬼才之名从何而来,为何没听你提起过?”
“这个,这个……”
此时的郭嘉,还只是一个在求学少年,也没有达到未来鬼才的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