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06
算算时间,姐姐他们已经去了一个多时辰,按道理说,也该回来了。
董俷不想再喝了,于是喝了一杯后,就栽倒在案上。
北宫玉一怔,“阿丑兄弟,怎么这就不行了?”
说着话,他的手朝腰间的宝剑摸去。
正在这时,绿漪回来了。
一看到这清醒,她先是一怔,抬手握住腰间的宝剑,厉声道:“二老爷,您干什么?”
“啊……是阿丑喝多了,我看看他。”
北宫玉眼珠一转,脸上堆起了笑容,“你叫绿漪是吧,你家公子的酒量可不行。”
绿漪依旧警惕的注视这北宫玉,“二老爷,我家公子天生不能喝酒,不如到此为止。”
“甚好,甚好……”
北宫玉看出绿漪不好惹,当下笑呵呵的说:“既然阿丑兄弟不胜酒力,那我就也不喝了。
这样吧,算算时间也差不多了,我这就回金城收拾一下,然后回来和大哥大嫂他们一起回家。”
“那绿漪恭送二老爷!”
北宫玉前脚刚走,董俷立刻就直起了身子。
“公子,你……”
“那家伙走了吗?”
“走了,我让裴元绍把他送出了营门,他带着官骑往金城方向走了。
公子,您……”
“莫说了,立刻让董召和裴元绍召集人马,在帐前候命!”
绿漪虽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但还是立刻应了一声,转身又匆匆的离开营帐。
董俷起身,手脚非常利索穿戴整齐。
作为临洮豪强,董家自然会给董俷配上好的盔甲。
只见他头戴乌金狮子盔,身披九吞八乍锁子连环甲,脚上一对穿云尖头履。
背上十二杆投枪插入护背兜囊中。
披上黑色的披风,董俷大步流星朝外走去。
就在这时,就见裴元绍踉踉跄跄的从外面冲进了大帐。
一进来就马上跪在董俷面前,气喘吁吁的说:“公子,大事不好!”
董俷一惊,连忙问道:“什么事?”
“末将刚才听绿姑娘送信,立刻就去各营帐召集人马。
除了咱们的人,大部分人都倒在营帐中,怎么推都没有反应。
末将曾在太平教见人用过一种药物,可以让人全身无力。
于是看了一下那些酒坛子,就发现里面都被人放了那种****。”
“什么?”
“主公,酒里被下了药,除了我们的人马之外,其他人站都站不起来。”
“牵我马来!”
董俷清醒异常。
心道果然是有阴谋,就说那韩遂和北宫玉,不会这么好心。
慢着,北宫玉……
三国演义当中,袁阔成大师好像说过一段情节,但是一笔带过。
好像在黄巾之乱的同一年,金城郡人韩遂联合北宫玉谋反,起羌兵十几万,祸乱西凉地区。
后来还是老爹他们平定了dòng • luàn。
北宫玉……天,莫非那起兵作乱的,就是金城破羌吗?
这时候,董召也过来了,“公子,情况不妙。
刚才探马回报,说是从金城郡出来了一队官骑,人数大约在一千人左右,正在朝这边赶来,大约两柱香就会到达。”
“来人,上马!”
董俷这下子可真的是慌了。
光和二年,难道黄巾之乱是在这一年爆发的不成吗?
不对,不对,记忆里好像不是光和二年。
可为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事情?如果韩遂不是造反的话,为何要摆下这一出?
董俷现在可是恨死了自己。
明知道能出现在三国里面的人物,都不会简单,可下意识的还是受了该死的评书影响,对韩遂掉以轻心。
这个人,这个人很阴险啊。
慢着……
董俷上马之后,头脑更加冷静。
不能慌,不能慌,可千万不能慌。
冷静下来,冷静下来……且抛开韩遂是否造反的因素。
他请姐姐和姐夫去金城,又让北宫玉来陪我喝酒,为的是什么?为的是什么?弄出这么大的手笔,此人定然还有后招。
“公子,我们该怎么办?”
董俷眼珠一转,脸上突然流露出狞戾之色。
“董召。
裴元绍,你们附耳过来?”他弯下腰,在董召两人耳边如此这般的说了一阵子话,然后冷冷的说:“你二人立刻依令而行,若他们想死,那休怪我心狠。”
董召和裴元绍相视一眼,插手行礼道:“末将尊令!”
第二十七章走马震金城(一)求推荐收藏
北宫玉离开营地的时候,后背凉飕飕的,汗衣都湿透了。
这正是隆冬腊月,可他却觉得浑身发烫,血液在体内嘟嘟的沸腾,直冲脑瓜子。
作为破羌的二首领,北宫玉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这金城远在边荒,朝廷根本顾不上。
有时候他就想,在这里当一辈子二首领也不错。
这种想法,一直持续到了他认识西凉名士韩遂。
北宫玉这才知道,原来天那么高,地那么大,中原那么富饶,还有美丽的女人。
不可否认,他的心动了。
可是他也清楚,他是个羌人。
去了中原,那些世族门阀根本不可能接受他,活的会比狗还要苦几分。
和韩遂接触时间越长,他就越发的了解中原的事情。
他也清楚,韩遂在西凉享有声誉,是名士。
可如果去了中原,一样也会被人看不起。
韩遂很有野心,北宫玉知道他在利用自己。
既然他能利用自己,那自己为什么不能利用他,成为破羌的真正主宰,雄霸整个西凉呢?他知道中原美丽,可那不是他的地盘。
他的根在西凉,离开了西凉,他什么都不是。
兄嫂去向朝廷求官,北宫玉和韩遂密谋之后,也展开了行动。
于是,韩遂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