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59
繇的儿子。
当年高宠解救刘繇之子投奔刘备,刘基不愿呆在徐州,投奔长安。
年二十三岁,孔武有力,被刘和称之为老刘家的千里驹。
刘祯和刘基谁也没说话,但是从彼此那热切的目光中,却看到了彼此的心声。
相互一点头,两军汇合一处。
近三千兵马,向凉王府开拔……
八百宿卫,也没有想太多。
他们是童渊训练的兵马,只忠心与刘辩。
黄金虎符一出,八百宿卫自然也就听从刘祯之命。
长安,是董家的长安。
宿卫何尝不知道?在他们看来,今日不过是皇帝和凉王之间的一场对决。
只要成功了,刘辩就能重掌朝政。
朝堂里的争纷,对于宿卫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他们的责任就是,保护皇上,听从皇上的调遣。
至于其他的……呵呵,哪怕董家势力再大,皇上一声令下,他们决不推辞。
八百铁骑,在长街急行。
隆隆的蹄声,也惊醒了许多街道两边民宅中熟睡的百姓。
有记性好的,一把将家里想要推开窗子看情况的家人拦住。
“七年前的某个夜晚,长安城中也回响着铁蹄的声音。
但是那一夜,却血流成河。
莫好奇,莫观瞧……是是非非,都和我们无关。
这长安城是谁的,不重要……只要不影响我们就行。”
老者们口中的那一夜,正是贾诩血洗长安的夜晚。
也许,今夜的长安,又将掀起腥风血雨吧……
第四八六章长安(五)
凉王府大门紧闭,镶嵌着一排排直径大约在四寸左右,圆形铜片的朱红色大门,在夜色中格外醒目。
气死风灯笼随风摇晃,烛火忽闪忽灭。
刘祯和刘基相互看了一眼,刘基立刻会意,带着他所率领家将,封锁长街两面,把凉王府围住。
片刻之后,从凉王府的后方,传来鸣镝声响。
刘祯下意识的抽出宝剑,厉喝一声:“宿卫军,给我杀……活捉董贼家眷者,封乡侯,赏万金!”
随着宿卫齐声呐喊,凉王府周围,响起了震天介喊杀声。
有宿卫抬起撞木,向凉王府仪门冲击而去。
距离越来越近,眼看着就要登上台阶。
突然那仪门打开,一名小将领着数百军卒,从凉王府中冲出。
那小将,身高八尺,膀阔腰圆。
生的齿白唇红,面如冠玉一般。
掌中一对大铁矛,长约七尺。
儿臂粗细,每一支重大六十六斤。
“蠢贼,吾彦在此!”
小将双手舞矛,化作一道道如虹影般的寒光。
只听破空的历啸声响起,当头两个扛着撞木的宿卫被挑飞了出去。
吾彦双矛顺势一压那包铁撞木,气沉丹田,双臂用力,口中一声巨吼。
“开!”
重达五百斤的撞木,被双矛挑动,翻飞而去。
后面的宿卫躲闪不及,被撞木砸的血肉模糊。
鲜血混合着肉糜,带着那黄白且粘稠的脑浆,顺着台阶往下流淌。
这凉王府中的数百军卒,全都是当年从战场上下来的老兵。
个个身上带着残疾,有的瞎了一只眼,有的少了一只胳膊。
可这些人杀法骁勇,配合有素,把宿卫逼得连连后退。
刘祯不禁吓了一跳!
不过转念一想:董出兵随带走了大部分悍卒。
可这凉王府是他的家,总会留有一些猛将。
但是,我手中有三千人马。
且凉王府这边一旦出事,其他人马也就要一起行动了。
只要赵云的羽林军进入长安城,整个长安都将被我们控制。
待到明日,皇上一声令下,董贼就算有天大本事。
也难以回天。
这天下,还是我刘家地天下,区区鄙夫,焉能让他来当国?
想到这里。
刘祯心事大定。
指挥人马向凉王府冲击。
此时。
长安城喊杀声四起,不少地方起了火,那烈焰冲天直窜。
随着凉王府的战事开启,宗室和董家的对决,再无回转余地。
刘和等人,领着临时拼凑出来地人马,还有清凉寺僧众,举着刀枪,在长安城中奔走不停。
早在很早前。
刘和等人就已经确定了目标。
他们攻击的重点,除了承明殿,鹿门阁等几个有着董明显烙印的地方之外,还有就是守卫相对薄弱的霸城门。
霸城门一破,早已经等候在外的羽林军将顺势攻入长安。
可定大局。
但。
承明殿也好,鹿门阁也罢。
还有那印刷地工坊。
天工监基地……这些个地方的抵抗,都非常顽强。
刘祯渐渐的发现,事情似乎有点不太对劲儿。
十几个闯进凉王府的宿卫,在进去之后却如同石沉大海。
而且,凉王府四周喊杀声虽然响亮,但是似乎并没有任何地进展。
从那兵器地撞击声来看,刘基也遭遇到了抵抗。
情况有点不受控制了!按照计划,此时应已拿下凉王府啊?
身后,尚有二百宿卫,等待命令。
刘祯一咬牙,“传我命令,攻入凉王府,死活不论!”
之前刘祯是想要活捉,可是看这情况,好像不太可能了!既然如此,我也唯有下毒手了……
就在刘祯发出命令的一刹那,战局突然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