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54
自然就能知道!”
卞夫人的手不停在颤抖,呆呆的看着火场,心里道:太傅,难道这就是您告诉我的方式吗?
为什么这样做?为什么这样做……
卞夫人很难理解荀的想法。
一扭头,就看见荀恽满面泪痕,站在人群中,呆呆地看着火场。
“子倩,你过来!”
卞夫人把荀恽叫过来,又把其他人驱走,轻声问道:“子倩,你老实回答,你知道太傅要……”
荀恽点头。
“混蛋,为什么不拦着他!”
“父亲说,忠臣不事二主,他这样做,对所有人都有好处。”
“什么叫做都有……”
卞夫人话说了一半,突然间打了一个寒蝉。
似乎有点明白了,荀这样做的真实目的。
刘协死了,这对于曹家而言,无疑是一个致命的事件。
就算是投降了,就算是董会善待曹家人。
可一旦被人们知道刘协死了,那么董就不得不对曹家进行制裁。
杀刘协者,唯有刘辩。
荀火烧皇宫,也就等于把这罪责一肩担下。
而于董呢,如果刘辩舍不得杀刘协,那将会是一个烫手的山芋。
现在好了,荀担下了罪名,与皇城一同化为灰烬。
曹家安全,董舒心了……最重要的是,董将不得不领情。
于是,荀家将继续延绵下去。
文若啊文若,你用这样的方法,保全了家族,也尽了一个忠臣所能做的一切。
我曹家是安全了……
可你这份情,我们又该如何报答才好?
卞夫人想到这里,眼泪再也无法抑制,夺眶而出,顺着面颊……滑落。
第四八一章苍亭之殇
仲秋,再过几日,就是十五了!
当然了,在东汉时期,还没有中秋节的说法。
不过呢,人们已经有了在这一天赏月的习惯。
相传,春秋时有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曾虔诚拜月。
长大之后,以超群的品德进入齐王宫,但并不被宠幸。
某年的八月十五,齐王在月光下见到了无盐,只觉她身披皎洁月光,圣洁而美丽动人,于是就立无盐为皇后。
从此,就有了中秋拜月的习俗。
女子拜月,男儿赏月。
苍亭是一个渡口,在大河之畔。
袁绍目光呆滞的坐在大帐中,整个人就好像傻了一样。
接连的战败,让袁绍再无半点气概。
而幼子的丧命,更是让袁绍悲痛万分。
往年的中秋,袁绍会在家中赏月,同时欣赏府中漂亮的女伎,表演动人的歌舞。
但是今年,怕不再可能。
怪曹操狡诈,怪刘备无信……
当然,还有董的狠毒,部曲的不忠。
袁绍在心里责怪了一圈,独独没有想到造成这一切的人其实就是他自己。
事实上,从很小的时候,袁绍就学会了把责任推给别人,而非自己承担。
即便是到了眼前这一步,袁绍依旧如此。
没关系,只要我还能活着,我就一定可以翻转过来。
袁绍在心里面念叨:想必朱灵审配,已经得到了消息,这一两日,肯定会设法将我接过河去。
邺城我可以暂时舍去,回到冀州,严守关隘,几年的功夫我就能回过劲儿来。
到时候,我定不会绕过董,还有那个辛毗。
想到辛毗。
袁绍就想到了袁尚。
可怜的儿啊,刚从长安出来,还没等缓过劲儿来,就惨死在濮阳城下……辛毗,实不当人子啊!
袁绍一个人在军帐中,咬牙切齿诅咒着所有人。
突然,军帐我传来了一阵欢呼声。
家将袁安袁平走进军帐,兴奋的说:“主人,河对面有船过来,河对面有船只过来了!”
“啊!”
袁绍顿时来了精神。
呼的起身,三步并作两步,冲出了大帐。
这会儿,他再无先前的颓废之气,甚至看上去不像是一个年过五旬的人。
在袁安袁平的陪同下,袁绍带着亲兵来到渡
大河奔流,湍急滚荡。
数十艘大船出现在袁绍的视线中,那船头上插着地绿色飞龙旗,表明了对方是袁家的兵将。
朱灵还是忠心的!
袁绍瞪大眼睛,激动的说:“袁安。
命令士卒们呼喊,引船只过来!”
袁安应命,吩咐下去。
不一会儿的功夫,河滩上的袁军士卒就高声叫喊起来:“主公在此,大将军在此,快快靠岸……主公在此,大将军在此。
将军快快靠岸。”
渡船之上的人仿佛听到了呼喊声,立刻加快的行进的速度。
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突然间,只听河面上回响起一阵奇异的牛角号声。
呜--呜呜--呜呜呜……短促而变化着地号角声令袁绍吓了一跳。
未等他做出反应,只见那船头上绿色飞龙旗被人砍断,掉入河中。
船头上,一员大将扶剑而立。
一杆绣有黑色麒麟图案的大纛,取代了绿色飞龙旗的位置。
旗面迎风招展,猎猎作响。
上书斗大的汉丞相,三军大都督董的字样。
袁绍不由得一怔。
有些反应不过来了。
因为那扶剑而立的将军,正是他麾下大将朱灵。
可是,他为何要更换旗帜?难道朱灵也反了吗?
“文博,你……”袁绍惊怒不已。
此时,战船距离河岸不过二百步左右的距离,朱灵大声道:“袁绍,如今凉王大军压境,汉室皇统也早已确立。
我不过顺天而行,已归顺凉王千岁……袁将军,若识时务。
速速投降吧。”
“啊呀……背主之贼,气煞我也!”
袁绍只觉得喉咙发甜,眼前金星晃动。
一口鲜血,喷将出来,他大叫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