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31
马城破之前,我父命我强行突围……突围时,我弟弟也战死了,请丞相为我做主!”
曹操闻听之下,激灵灵打了一个寒蝉,大叫一声后,一头栽倒在地,昏迷过去。
第四五九章乱局(三)
“没想到,白马之战还是出现了!”
董在长安得到战报之后,不由得发出一声感叹。
至于为何感叹?就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
演义里,官渡之战前,袁绍为保证主力南渡河水,于是派出大将颜良,领兵强攻白马,围击东郡。
只不过在当时,东郡太守刘延有没有投降呢?董记不清楚了……在这段历史中,给他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事情,就是那关云长白马斩颜良,延津诛文丑,创下了好大的名声。
颜良,现如今早就已成了枯骨;文丑呢,也反出冀州,投靠了徐州刘备。
关公也没有降汉不降曹……董甚至以为,他已经把历史改变了。
可不成想现在看来,有些事情似乎是无法改变。
不过,董倒是想看一看,这眭元进是否厉害?曹操又将如何应对呢?
马良忍不住问道:“千岁,因何叹息?”
“季常,我且考你一下。
袁绍兵渡河水,抢占白马。
那么你认为,曹操会有什么反应?”
董并没有回答马良的问题,而是笑眯眯的反问了一句。
马良如今,年已十八。
算起来跟随董的日子也不短了,和李逵被人们称之为凉王府双杰。
李逵能一步三策,反应非常机敏,负责处理凉王府外的事宜。
年二十四岁的李逵,在年初时在董的主持下,与少卿郭永之女郭寰成亲。
虽然看上去有点门不当户不对,可郭永却是非常开心。
李逵是李儒的义子,目前是什么官职都没有,可董幕府所出,又岂是等闲?
所以对这桩亲事。
他也是非常的赞同!
郭永的女儿郭寰,生的貌美如花,比李逵小四岁。
出生时,曾有人说郭寰此生贵不可言。
如今看起来,倒也确是如此。
夫妇二人婚后也格外美满,李逵如今还担着承明殿宿卫一职,承担着凉王府和承明殿的沟通。
而马良和李逵不一样。
许是受他老子马峤地影响,生性沉稳。
如今负责着凉王府的内务。
和董天天在一起。
听闻董询问,马良也没有急着回答,而是先思索了一下。
“若我是曹操,说不定会佯攻延津,使声东击西之法,然后遣一猛将,夺回白马。
不过……”
“不过如何?”
“这个计策,是在千岁未取河内的条件下方能实施。
毕竟延津毗邻获嘉,曹操佯攻延津的话。
就不得不考虑是否会激怒千岁。
嘿嘿,依我之见,袁曹之间必然死战。
而决战之地就在……”
马良沉吟片刻,自信满满的说:“濮阳!”董眯起了眼睛,对于马良的分析倒是颇为赞成。
根据他和贾诩的交谈,袁曹二人的决战之地,其实最佳场所是在官渡。
因为,渡过官渡,袁绍大军将会直接威胁到许昌。
但问题却在于,那官渡是在京兆治下,又恰好是董和曹操在泰平元年就设定地自由贸易地区。
袁绍敢轻易的去触动官渡吗?
这是一块极为敏感的地带,以袁绍目前的状况。
怕是不敢在这里开战。
同样,曹操也不敢。
这也许是对曹操极为有利的一个方面。
官渡无虞,延津无虞……那么袁绍就只能在兖州和他决战。
正如马良所说,最好的地点,在濮阳。
远离许昌。
且有巨大的战略迂回空间。
也注定了这一场大战,绝不可能如马良所说的那般简单。
根据贾诩和董的推演,濮阳只可能是袁曹大战地导火索,但决战之地,却在别处。
至于这个推测是否准确。
还需要等待最后的结果来验证。
董在沉吟了一番后。
突然话锋一转,“季常。
你立刻去承明殿,请石韬大人前来一叙。”
马良应了一声,转身离去。
董站起身,走出了书房。
在书房门后的大树下做好,看着墙角处绽放地野花,心绪有些恍惚。
一晃,却已近初秋了啊……
黎阳,于西汉时高祖刘邦所置,古来为兵家重地。
从地理上而言,这里属于海河流域,有卫河自城外流过。
夺黎阳,等同于在河南站稳脚跟。
曹操自然不敢掉以轻心,在得知白马丢失以后,立刻命曹纯为都督,以许褚为副将,领八千豹骑军,直扑黎阳。
正如马良所说,复夺白马,需一猛将方可。
同时又命济阴郡太守于禁,领大将牛金守住濮阳;命陈留郡太守毛领夏侯德夏侯恩两兄弟,守住酸枣至瓦亭一线。
就形式而言,曹操如今占居了一个很大的优势。
那就是如马良说的那样,袁绍不敢出兵京兆,以免触怒董。
这使得袁军虽占领了白马,许昌却无甚影响。
在曹纯许褚领兵出征后的第三天,曹操命夏侯渊荀守许昌,亲领三万人马,向黎阳开拔。
几乎是在同时,刘备命大将张燕领军强攻彭城国,使得曹操陷入困境。
曹操这个人,极有韧性。
越是在危险的时候,他的头脑就越发的清晰。
刘备,不过鳞介之癣,不足为虑。
看似他攻的凶猛,其实是个纸老虎。
刘表如今卧病不起,荆州军在武陵的攻击下,处于守势,无法抽调出太多的人马,来支援配合刘备地攻击。
这也就使得曹操少了南阳一地的威胁,可以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汝南,来对付关羽。
至于彭城国……
张燕虽然有谋略,兵法武艺不俗。
可是彭城国经曹操多年经营,也非同寻常。
彭城太守凉茂,气度沉稳,加之麾下又有曹操本家兄弟曹成曹顺二人武艺高强,箭法出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