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73
突然问道:“主公,如今是几月?”
“已四月末,马上就要进入五月了……士元,你想出什么了?快点说说!”
庞统却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让人把京兆的地形图取来,站在地图前仔细的观察。
“偃师,偃师在嵩高山(今日之嵩山)以北,嗯……伊水,水在这里……五月?”
他猛地抬起头,瞪大了眼睛,看着董俷。
而董俷和黄忠也从他刚才的只言片语中,似乎听出了一丝端倪。
偃师北面,是伊水和水交汇之地,南面有嵩山,地势呈现出一个低洼的谷地。
南方地雨季,是在四月开始……
而北方的雨季相对而言,会比南方晚一个月的时间。
也就是说……
“不好!”
薰俷不由得一声惊呼。
刹那间,他已经猜出了曹操他们想要玩儿地是什么把戏。
如果真的如此,只怕夏侯兰和他那十万大军,将要面临全军覆没地危险。
薰俷的面颊抽搐了一下,转身向外走去。
一边走,他一边大声说:“传我命令,武安国立刻强渡河水,于平阴出兵救援;史涣自平皋猛攻虎牢关,尽量分散开曹操的注意力。
景明随我领三千游奕军偷袭五社津……我可以不管夏侯兰结果如何,可是那十万人马,终归是我的部曲。”
庞统原本想要阻拦,可听了董俷最后一句后,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有时候想想,董大哥其实蛮傻的,有点不知轻重。
可也许正是这样的一个原因,才让我,让黄将军,让所有人都心甘情愿的为他卖命吧。
庞统看了一眼黄忠,却见黄忠点了点头。
“主公,我自延津出击,尽量吸引住曹操自阳至原武(今河南原阳县原武镇)一线的兵马。”
庞统也说:“我立刻赶赴雍城,请徐大哥一起配合,协助董大哥奇袭五社津!”
————————
注:五社津,河南巩县北,黄河于此有五社渡,为五社津
第四0五章水淹七军(二)
月时,天气突然生了变化。
在这个时代,还没有什么公历农历,也没有什么格林威治时间,更没有后世的月份划分。
人们按照二十四节气进行计算,大都是以农历的时间来作为时间依据。
所以,此时的五月,已经是仲夏时节。
早些时候,天气还炎热的很。
在一夜之间,整个京兆却是风云突变,乌云遮日。
淅淅沥沥的雨,瓢泼的雨……
不知不觉中,北方就进入了雨季,连天的雨水,令得伊水和水的水势暴涨。
曹操站在轩辕关的城楼上,看着漫天雨水,不由得暗自点头。
想他也是用兵多年,自然清楚为大将者,莫不是精通天文地理,善于借势用势。
没想到,周瑜年纪轻轻,居然如此了得。
纵观自己的麾下,能与周瑜相提并论的将领的确是不多,怪不得孙策得他,能占据江东。
曹操见过幼年时的周瑜,并且对周瑜的印象非常深刻。
只可惜后来因雍丘之变,周异被贬回了庐江。
曹操从那以后,就再也没见过,更没听过周瑜。
鲁肃于大局上,要高于周瑜,但在细节处,却比不得周瑜的机变。
当真是人无全人啊!
曹操看了一眼身边的鲁肃,轻声道:“子敬,你可曾与那周公瑾私下里谈论过吗?”
鲁肃闻听苦笑一声,“公瑾雄辩,我只刚开了口。
他就把所有的话都堵死了!”
不免有些遗憾,曹操叹了一口气,“如此人物,怎就不能为我所用?真是可惜了!”
鲁肃也轻轻的叹息一声。
其实,他何尝没有想要把周瑜劝说地心思?在曹操的阵营当中,基本上是分为两个集团。
一个是以荀彧等为代表的颍川世族集团,另一方面却是以曹氏夏侯氏为首的官宦集团。
鲁肃,还有不少人,就处于这两个集团之间。
姑且称为寒门集团。
鲁肃出身大户,虽算不得寒门,当然也算不得是什么世族门阀的出身。
他如今依靠着曹操的信任站稳脚跟。
但这对于他来说,还是远远的不够强大。
他需要有一个属于他的团队。
如果能把周瑜拉拢过来。
凭借他二人的手段,绝对能与其他两个团队三足鼎立。
可惜,可惜……
想到这里。
鲁肃忍不住轻轻地摇头。
“子敬,都已经安排妥当了?”
鲁肃从沉思中清醒过来,忙点头说:“主公放心吧,都已经依照计划,妥善安排。
刘备藏于新城,孙权领军埋伏在北邙山中。
只要公孙康掘开河堤,公瑾就会发动进攻。
到时候,夏侯兰就算逃出偃师,也休想活着回长安。
可惜,不是薰俷。”
鲁肃这话中的意思。
有点遗憾。
只是个夏侯兰……
如果领军的是董俷该多好?一战功成,到时候挥军直扑长安,定然能占领关中。
曹操笑道:“若是董蛮子。
我却未必敢用这种手段。
子敬,你未曾和薰西平交锋。
不知道他地本事。
那家伙乍看是个莽撞无脑的人,可实际上,却谨慎地很呢。
如果此次是他指挥,我当退守三关,把京兆尽数交付与他,而后消磨他的锐气。
正面的交锋,怕少有人能是他地对手!”
所谓三关,指的是伊阙关、大谷关和轩辕关。
这三处关隘,可称得上是豫州屏障。
鲁肃闻听,颇有些不服气。
“主公,我就不相信,那董俷真有这么厉害?”
话音未落,遥远的北方突然间传来一声似老牛嘶吼的声息,紧跟着天崩地裂般的响动,站在轩辕关上,也能清楚的感受到。
鲁肃脸色一变,“伊水,决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