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61
“还不够,还不够啊!”
贾诩仿佛是在自言自语,但声音却是清晰的让王买和法正都能听得格外真切。
“主公曾说过欲要人灭亡,必先使其疯狂……图澄还不够疯狂,还不够疯狂。
孝直,让三号再使出些力量来,务必要让图澄变得更加疯狂。
唯有这样,主公才有希望。
我等谋划了这么久的事情,才能继续进行下去。
让三号再加把劲儿!”
法正应了一声,却又忍不住犹豫道:“军师,若是主公知道了,岂不是会……”
贾诩转过身,正色道:“为你我日后地性命想,唯有如此,方能保全。
主公那边,我自会去解释。
你等不必顾虑,依计行事就是。
如今……正当谋划百年事!”
法正和王买闻听之下,脸上不由得显出激动之色。
二人躬身退出囚室,铁门哐当一声落锁。
而贾诩,再次向小窗外看去,口中呢喃着。
第三九四章十年(四)
这似乎是一个暖冬……当然在汉时,并不存在所谓全球变暖的说法。
人们敬天地,敬鬼神,敬祖宗,全不似后世人那般的肆无忌惮,毫无尊卑。
对环境,也并非是为所欲为的胡来。
不过,今年的冬天,的确是不太冷。
三辅关中,只下了两场雪,看上去好像很大,实际上并没有出现太大的雪患。
而京兆雒阳,比关中的雪势还要小,只是在入冬之后,下了一场小雪。
气温也算不上很寒冷,不需要披带那双层的大氅,就足以抵御寒意。
至于普通人,虽未必有那富户家中的条件,但也还能熬得过去。
用雒阳人的话说:比去年好。
不过,那说话的底气,已经不再像光和中平年间时的充足。
历经了无数次磨难,昔日的东都雒阳城,早就没有了当年的那份繁华与荣耀。
事实上,雒阳虽是曹操的治下,可碍于袁绍等人的势力,曹操对雒阳也不甚上心。
也许在曹操的心里,这雒阳终归是带着太深重的汉室印记,大加修缮并无好处。
这就像是当初光武皇帝灭了王莽,建都于雒阳的性质一样。
东汉的历代皇帝,再不断的强调雒阳地位的同时,也在有意无意之中,淡化长安的地位。
其实,任何一个帝王,都不会愿意自己的王朝中,有别的王朝烙印。
即使是西汉和东汉……虽然说光武皇帝自称是高祖后裔。
可这天下姓刘地人多了去,谁又能说的清楚?
刘秀,想必也是要淡化了高祖皇帝的丰功伟业吧。
后,曹操开始了对雒阳的修复工程。
虽然只是一点一滴。
于雒阳人看来,似乎又看到了希望。
阳光明媚!
看上去有点清冷,不过还是挺舒服。
至少处处能看得见阳光,让人的心里挺敞亮。
被重新修缮的马面城墙,是厚重地青灰色。
上面斑驳点点。
昔日战火的痕迹,似乎已经被抹去了,看上去焕然一新。
城头上,遍插旌旗。
大旗猎猎招展,流露出了无与伦比的庄重气息。
那飞龙旗、飞凤旗,烈火师子旗……风卷大旗。
神兽隐隐,一股肃杀之气扑面而来。
早已经荒废了的北大营,西大营和东南大营,如今也重新启用。
一面面旌旗高高竖立在营盘之中,不同的色彩,也代表着不同地诸侯,共有七种颜色,恰如七星环绕。
人喊马嘶,兵器森冷。
在这肃杀的季节中,更添几分冷意。
公孙度、袁绍、曹操、刘备、孙策、刘表……而西川刘璋,由于路途遥远,所以未能出现在雒阳城内。
不过他还是派出了自家的代表,由他的兄弟刘瑁,率领五千西川军出川,来响应这次曹操的会盟。
曹操的影响力有这么大?
倒也不是……此次曹操以汉帝之名,代天征伐。
若各路诸侯不至,当面临其他诸侯地讨伐。
所以即便是刘璋远在西川,也不敢怠慢。
毕竟在汉中。
他还有一个天大的敌人。
此时。
各路诸侯聚集于嘉德殿中。
袁绍派出了幼子袁尚为代表。
自河内起兵,领军十五万。
七路诸侯当中。
以袁绍的兵马最众。
要说,袁绍为什么会起这么大的劲儿。
原因很简单,曹操写了一封信,把盘蛇打听出来的消息原封不动的送给了袁绍。
其实内容,只有一个。
袁熙被杀时,董俷就在冀州!
还需要再说什么吗?
袁绍不是傻子。
就算他是傻子,他手下沮授田丰,也不是傻子,怎么会看不出来?
要知道,袁熙当时可是带了千余兵马,又有大将跟随。
韩琼曾带人审视战场,一场战斗从开始到结束,仅用了不足一炷香的时间。
虽然当时薰俷命人清理了战场,但有些痕迹却是无法抹消。
韩琼回报袁绍的结果是:袭击二公子的人,绝不是普通地盗匪,而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正规军。
袁绍当时就怀疑到了董俷的头上!
只是他也清楚,已经回到了河东的董俷,如猛虎归山。
凭他袁绍的手段,怕是难以对付。
这口气,也只能忍下来。
如今曹操会盟,正是袁绍为次子报仇的机会。
倒不是说袁绍有多么的看重袁熙!
应该说,这个面子必须要赚回来。
儿子是在自家的地盘,被人用箭射的好像马蜂窝。
而且还迫使得袁绍吞并中山甄家的计划落空,这个仇甚至超过了袁熙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