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82
这是人之常情,一般人自然不会拒绝。
可徐庶不是一般人!
这心里面藏着报效董俷的心思,已经憋了整整八年。
如今,大战将起,他又怎能袖手旁观?
当下长身而起,“大人,主公与我有救命之恩,如今大战将至,我怎能袖手旁观?我愿前往那个,那个什么山口,与主公并肩作战。
我想母亲,定然也会赞同。”
李儒一怔,赞赏的看了一眼徐庶。
真是个热血男儿啊!
“元直,你想去,我也不拦你。
不过你且暂时平静一下,先回家和母亲见上一面。
明日薰校尉会押送辎重前往图尔特山口,你若要去地话,可与董校尉同行。”
“多谢大人!”
徐庶深施一礼,一揖到地。
旁边石韬想要开口,却被李儒拦住。
“广元,你就暂时不要去了。
如今整个西域,都在为前方战事而忙碌,你既然随庞公学习多年,不如留下来帮我一下。
这样吧,你去池,黄曾次那边急需人手。”
李儒不晓得石韬地本事,但如今他也真的是急需人手帮忙。
不仅是他,所有的官员,如今没有一个人是闲着地。
不过若说这里面最最繁忙的,恐怕就是在池主抓屯田的黄劭,听说已经数日未曾休息。
薰俷手里,其实并没有太多可以使用的人手。
所以,士子就是董俷的宝。
更不要说,黄劭自跟随董俷,多年来勤勤恳恳,忠心耿耿,从没有过半句怨言。
薰俷也看重黄劭,李儒也喜欢这个人。
黄劭不会争权夺利,也不会和人抢什么风头。
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是默默无闻的工作,许多人根本都不知道黄劭这个人的存在。
可是董俷内部的人却很清楚,若是论这功劳的话,整个张掖,没有人能比得上黄劭。
即便是贾诩也无法相比。
把情况说明,李儒原以为,石韬会答应下来。
可不成想,石韬说:“我所学的是律例政法,只怕去了池,却帮不到黄将军。
不过我有一人推荐……马伯良精于内政,事无巨细,皆可胜任,何不请他帮忙?”
黄将军,就是黄劭。
如今被董俷封为典农中郎将,主抓池屯田。
马峤一见石韬站起来说话,就知道不好……
可也没办法阻拦,见李儒向他看来,只好苦笑着站起身来说:“大都督扬我汉军威武,实乃我大汉子民的楷模。
大人若不以为学生才疏学浅,当愿出上一把力。”
言下之意就是:我帮忙,但是不可没打算投靠董俷。
我所做的,只是一个大汉子民应该做的事情。
等事情完了,我走不走,那是另一说,至少现在,我不会走。
李儒也听出了马峤话中的意思,只是微微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