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90
说明,奸细隐藏的很深,而且比袁隗等党人更能隐忍。
我觉得,这恐怕不单单是党人的手段。
而是整个士族地筹谋计划。”
“居然有这样的事情?”
薰卓也不禁大吃一惊,看着李儒,呆呆说不出话来。
蔡轻捻胡须,“按照文正所说的情况,这件事的确是非同小可。
这奸细的隐忍之道,比袁隗更得三昧。
自古士与武人不两立,只有武人依附于士……如果说袁隗和亲家之间是权利之争的话,那么现在,只怕是士为其尊严,与亲家地争斗。”
“会是何人筹谋?”
蔡轻轻摇头,“这个我还真说不好。
也许是有人谋划,也许是有人自发而行动。
若是后者,就更加可怕。
既然是自发,只怕他们已经做好了赴死的准备。
在时间不成熟的时候,定然不会露出破绽。
而一旦他们出手,那必然是时机成熟,一击必杀。”
薰俷不禁惶恐,“那怎么办?”
蔡道:“还能怎么办?现在,只能见招拆招。
所谓一动不如一静,我们就小心行事,暗中观察。”
仔细想想,似乎确实是这样的情况。
薰俷又想起了白天在街上听到的民谣,忍不住说了出来。
薰卓一蹙眉,“西头一个汉,应是高祖旺于西都长安;东头一个汉,应该是说光武皇帝旺于东都阳。
自高祖皇帝起,历经十二帝,逢王莽而断绝皇统。
如今,自光武皇帝到现在,恰好又是十二帝。
天运轮回,难不成是说我们应该迁都长安?”
薰俷急道:“父亲,万万不可。
若是我们迁都,则早先血战的成果,也就付之东流。”
薰卓挠着头,苦笑道:“可问题是在于,阳破败,实不宜再为帝都啊。”
“可是……”
“西平,你不当家不知道这当家的苦楚。
一把大火,让阳城防尽毁不说,只怕这龙气也……修缮,需要钱粮;百姓安置,亦需要钱粮,仅这两项,国库就入不敷出。”
叹了口气,“现在真的是焦头烂额,眼见着许多事情去做。”
“竟然如此困难吗?”
“何止于此啊。
你那部将班咫,地确是有勇有谋,可手段也极其狠辣。
一把大火虽然少死了南路军,但大谷的存粮,也几乎被他烧掉了大半。
如今。
两大粮仓,只剩下了一个。
春耕已经开始,我们要面临地窘境,只怕会更多,又如何是好呢?”
李儒可算是找到了一个机会,把这些日子来的苦水倾吐。
他掰着手指头说:“伊阙关被烧。
需要重建。
大谷仓被毁,也需要重建……还有,孟津此次也暴露出来了很大地破绽,需要加强防御。
凉州方面,因张邈、马腾的叛乱,暂时无法给予我们支持……还有,各军损失颇大,也需要重新补充和调整。
如果再担负上阳这么一个烂摊子。
只怕不足三个月,我就要被逼得上吊了。”
看着李儒愁眉苦脸的模样,董俷忍不住笑了起来。
“姐夫,至于这么严重吗?”
一直没有开口的董旻则苦笑道:“何止这些……并州如今无主,鲜卑屡屡进犯。
他进犯并州我倒不担心,可是已经数次自并州突入梁山,和南匈奴联手窥视关中。”
薰俷不禁收起了笑容。
“父亲,我正要说这件事。
我拟成立一军,将此次联军俘虏集中起来,屯军于安定、石城和北地三郡。
一俟整备妥当。
兵发朔方,即可平定胡乱,又能练成一军。”
李儒立刻道:“岳父,你看看,你看看,我这边刚说了没钱。
西平就凑过来要钱。”
那模样,着实让人发笑。
气氛随着也一下子缓和了不少,董卓紧绷着地脸,露出了一抹笑意。
“西平这个建议,不错……不过自成一军倒是不必。
如今华雄重伤,汉安大都护一职空缺。
这样吧,明日我上表朝廷,封西平为车骑将军。
吴忠侯,领汉安大都护,镇西将军……总督雍凉二州,坐镇长安……恩。
麾下可设汉安军一部,如何?”
薰俷差点没噎死!
这么一大串的封赏,可他只有二十岁啊。
车骑将军,那是仅次于大将军和骠骑将军的职务,也是大汉第一等的军事长官。
镇西将军,表明了他的所辖范围,在雍凉二州。
也就是说,两州军事,归于董俷。
吴忠侯,是一个县侯,说起来和早先的侯差别不大。
但吴忠县位于北地郡,等同于是说,你董俷就是北地、安定一地的地头蛇。
但这些都不算什么,最厉害的就是那个汉安军。
也就是说,董俷可以自行组军了。
早先董卓也同意董俷自行组军。
可那时地组军和现在的组军,完全是两个概念。
当时董卓为河东太守,所谓的组军,不过是私军而已。
可现在,董卓为太师,等于是说,从此大汉将多出一支正规军。
班固当年的定远军,在往前,有霍去病的骠骑军,卫青的镇北军性质相同。
这可是许多所谓的诸侯,都无法享受到的待遇。
李儒等人目瞪口呆,蔡也不禁张口结舌。
二十岁,刚弱冠,竟然得此成就吗?就算一家人,也不能关照到如此地步吧。
薰卓笑道:“我儿骁勇善战,十四岁就有伯先生赐名虎狼之将,可称所向无敌。
如今,我儿弱冠,却因阳大战而未能行弱冠礼,就以此作为我这个当爹的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