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2
平邪道,实乃大快人心的举动。
那太平道明地里传教,暗中却行不轨之事,珪早就看不过去。”
董俷总算放下心,至少这诸葛珪已经表明了太多。
但还是有点不放心,暗地里使了一个眼色,唐周起身说:“诸葛大人,学生还要去查看一下部曲的情况,就先告辞了。
君明,请随我一起去看看,我可安抚不了那些人。”
君明是典韦的字,出自于蔡邕的手臂。
典韦典君明,很上口。
典韦对这个字非常的满意,同时也很开心。
毕竟,为他取字的人可是天下间最有名的大儒,蔡邕蔡伯喈。
说出去的话,也足够他感到自豪。
唐周和典韦出去警戒,屋子里只剩下董俷、诸葛珪、黄劭以及那童子四人。
诸葛珪微微一笑,对唐周他们的目的了若指掌,但是却毫无半点怒意。
当然,如果董俷不是蔡邕的学生,就他这种防备的态度,足以让诸葛珪立刻起身,拂袖而去。
“珪此次之所以举家迁移,也是因为那太平道的缘故。
太平道这两年野心彰显,而朝廷对此视若不见,无异于养虎为患。
珪常担心,大乱将起,故而才决定搬迁。”
董俷点点头,“君贡先生的担心,也正是俷之所忧。”
君贡,是诸葛珪的字。
诸葛珪正色道:“故而珪听闻俷公子的壮举后,有几件事情想要请教。”
“请教不敢,但问无妨。”
“俷公子一路所为,看似没有章法,但却又暗藏玄机。
珪想请教,俷公子所为何谋?”
“这个……”
董俷有点犹豫,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毕竟和这个诸葛珪相交并不算深,就算他姓诸葛又能如何?保不齐也是个野心家。
诸葛氏在琅琊确实是一个望族,刚才黄劭也介绍过。
据说这位诸葛君贡先生的祖上,曾担任过董俷老子现在所担任的职务,司隶校尉。
可哪有能说明什么?
没想到,诸葛珪没有开口,他身边的童子却说了话。
“俷公子所谋,显然是为了吸引太平邪道的注意力,其意当在雒阳,是不是?”
董俷吓了一跳,看着那童子。
不会吧,连个小屁孩儿都能看出我的计划?这小屁孩儿是谁?难不成是传说中的孔明先生?
董俷不知道诸葛亮出生于何年何月,本能的就把这童子和诸葛亮联系在了一起。
诸葛珪从董俷的反应中也得到了答案。
他笑了起来,“俷公子不必担心计谋败露,也无须害怕珪和太平妖人有所牵连。
说实话,俷公子的目的在雒阳,还是小儿提醒了珪。
否则,珪至今也猜测不出。”
“敢问小公子何名?”
“小儿诸葛瑾,年方十岁!”
呼了一口气,原来不是孔明先生。
不过董俷突然一颤,骇然的看着那俊秀的童子。
诸葛瑾,诸葛瑾……诸葛子瑜,不就是传说中孔明先生的哥哥?
目光转向诸葛珪,这位难道是诸葛老爹吗?
对于董俷的这番失态,诸葛珪有点茫然不解。
自家儿子才十岁,声名不彰。
俷公子为何会如此失态?看他的样子,分明是对自己这个儿子非常,非常的仰慕啊!
“俷公子听过小儿的名字?”
“啊……这个,这个是头次听到。”
“为何如此吃惊?”
董俷张口结舌,然后哈哈大笑以掩饰刚才的失态,说道:“瑾公子真是聪慧,我从未见过如此聪慧的人,故而有些失态了。
呵呵,君贡先生,您可真的是好福气!”
诸葛珪忍不住洋洋自得的捋着胡子,看得出来,他的确是很骄傲。
“我弟弟聪明胜我十倍!”
董俷一阵剧烈的咳嗽,看着诸葛瑾道:“你弟弟?”
诸葛珪更得意,笑着说:“哦,他说的是我那次子亮。
年方三岁,确是聪慧过人。”
次子亮!
董俷真的快要疯了……他见过那小屁孩,喜欢跟在诸葛瑾的屁股后面,还拖着鼻涕。
长得是粉雕玉琢,很漂亮。
可是当时,董俷还真的没有把那小鼻涕虫和大名鼎鼎的诸葛先生联系在一起。
诸葛亮,那个鼻涕虫,就是传说中的诸葛亮吗?
咦,我居然还掐了一下诸葛亮的脸蛋啊!
那可是名人的脸……
“俷公子,俷公子……”
“啊,君贡先生,有何指教?”
董俷总算是清醒过来,尴尬的笑了笑。
就算是诸葛亮又如何?还不是个小屁孩儿!
诸葛珪也笑了,“看起来,我这两个孩儿,让俷公子很吃惊!”
董俷正色道:“君贡先生,非是俷说恭维之言。
俷观两位公子,他日必将名扬天下,名留青史啊。”
名扬天下还好说,名留青史……
诸葛珪拱手道:“若小儿将来真由此成就,皆拜公子今日之言。
子瑜,你可听到了吗?以后要更加刻苦书,方不负俷公子今日的看重。
还有你弟弟,要好好教导。”
“孩儿明白!”
诸葛瑾很恭敬的答应,不过又好奇的看了一眼董俷。
这位俷公子,好像真的很看重我。
只是,他为什么会看重我呢?嘻嘻,俷公子好像是个好人,但说心里话,他长得真的很难看。
特别是笑的时候,比不笑还难看。
如果董俷知道这小屁孩儿此刻心里的想法,定然是哭笑不得。
诸葛珪说:“俷公子,客套话珪就不多说了。
公子之意,珪已明白。
珪一家将会在广陵转道,走丹阳而入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