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李定国的土工作业】
这里旱灾不严重,且灌溉水源充足,今年估计会大丰收。
为了保住粮食,霍丘集结了三个正规师,而赵瀚总共也才六个正规师。
李定国、艾能奇不愿攻打坚壁清野的城市,也不愿攻打必须横渡五条河的六安,同样只能选择顺着淮河来打霍丘。
一方必攻,一方必救,注定了一场大战。
费如鹤带兵驻扎在淮河与史河的交界处,张铁牛驻扎在淮河与淠河的交界处,黄顺驻扎在两者之间的霍丘县城。
这是把南下通道堵死了,李定国顶多派小股兵力往南奇袭,大军必须在霍丘硬碰硬打一仗。
不打仗就敢大举南下或东进,那就等着粮道被断吧!
无奈之下,李定国、艾能奇只能隔着史河,与费如鹤隔河对峙扎营。
在前者从船上卸下粮草时,张铁牛、黄顺立即带兵过来汇合。
双方隔着一条史河,整天起床干瞪眼,谁都不敢主动渡河进攻。而在史河上游八十里,还有坚壁清野的固始县城。
这一对峙,就是大半个月。
“只能在临水镇渡河,”李定国叹息道,“我们以前来过这里几趟,哨骑也反复打探,唯一渡河地点便在那里。”
艾能奇说道“我们知道,敌军自也知道,恐怕轻易打不过去。”
可供李定国渡河的地方,只有十里地的河段。
更往南的话,史河分叉成好几条,渡完一条又是一条,能把人搞成神经病。
进攻方就是这样头疼,他们得想着怎么过河,大同军只需考虑如何防止敌军过河。
“搭浮桥吧。”李定国下定决心。
他们又花了几天时间,制作许多竹筏和木筏。
临水镇的河道只有米宽,而且因为旱灾水位下降,有水的河道只剩米宽。
一条条竹筏、木筏被绑起来,抬到河中搭建浮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