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水莲庵里,委实风流
“这可使不得。”旖景佯作慌张:“我练了个把月,也就将将能在马上坐稳,不用人牵缰随侍了,哪里就有骑疾马的本事。”
她练习骑射,可不是为了显摆的,在虞洲面前,尤其要藏拙。
虞洲自然不以为意,忽闻佳人又说:“才骑了一会子,就觉得疲累了呢,只这附近,也没有地方能乘凉歇息。”
虞洲再献殷勤:“前头有个水莲庵,就在不远,等会儿与安慧她们汇合,咱们就去那里歇息一阵。”
自然正中旖景下怀。
要说这水莲庵,规模不算得大,也就只敌清平庵的五分之一,与佛国寺相比,更是连十分之一都比不上,故而香火并不鼎盛,许多贵族,甚至闻所未闻,比如大长公主本不信佛道之人,压根就不知道这庵堂的存在。
而做为一庵之主的云清尼师,本是一富商之女,因遇人不淑,被一个游手好闲之徒骗了私奔,将其所带的钱银挥霍一空之后,便惨遭抛弃;所谓“奔者为妾”,云清被弃之后,也只能自认倒霉,厚颜寻回娘家,求爹娘庇护,当娘的心软,当爹的却深恨女儿当初一意孤行,只愿意为其设一庵堂,任其自生自灭。
云清无奈之下,方才接受了出家为尼的命运,却委实不算什么佛前信徒。
不过靠着熟背了几卷佛经,替那些个商家妇人讲经解闷,赚些香火钱养活自己,渐渐地,只觉得修行清苦,绞尽脑汁一番,生出了一条“谋财之计”,便是为那些内宅妇人“排忧解难”,出些歹毒主意,诸如怎么让那些侍机有孕的侍婢悄无声息地小产或难产,或者是提供cuī • qíng药给那些一意要爬主子床的侍婢。
没想到后来竟然也小有了名气,一些贵妇也常找她“取经”。
甄夫人就是其中之一。
有了这些贵妇的接济,云清尼师的日子便日益滋润起来,发展了几个“佛徒”,眼下水莲庵里,除她之外,也有了五个姑子。
因着甄夫人是水莲庵的“信徒”——有好些年,甄大人的日子过得十混帐,尤其是在甄夫人一连生下两个女儿后,接连把许多丫鬟都发展成为通房,甄夫人应付起来十分忙碌,经人搭桥,就结识了云清,由她出谋划策,镇压了许多恃宠而娇的通房,又接连让两个生下庶子的妾室“病逝”,甄夫人对云清十分信重,这信重的程度,竟然发展到让女儿甄茉也成了云清的“信徒”。
甄夫人以过来人的悲痛经历,教育女儿:“防人之心不可无,男人都是信不过的,女人还得靠自己,那些个手段,学来防身防人必不可少。”
甚至跌足连连,悔不当初,没让大女儿也学着些,不过鉴于东宫这么多侧妃小产,侍妾不孕,甄夫人才放了心,长女原是无师自通,倒省了她这个母亲教诲。
殊不知言传身教,甄家女儿哪里还需要当娘的把话说明。
眼下在这水莲庵里,西侧一个僻静的院落,蝉声起伏间,一树紫薇正艳。
房门紧闭的精舍里,甄茉手持玉梳,斜展眼角,看着身边佯作严肃的太子,一抹笑意微露:“殿下不是吃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