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第 22 章
赵沅拒了几次,杨氏委实被吓怕了,无论如何不肯通融。
赵沅只得带着十来个跟班,风风火火出了门。
*
这时距离靖安侯府的马会已经过去了将近二十天。
梁烟不知第多少次踏入国公府的角门,向门人禀明来意之后,蹙紧了眉头。也不在乎守门人用可怜的眼光看她,温顺诚恳地点头道谢。
“麻烦您帮我把这些东西给二姑娘。”她手里拿着两个包袱。
门人打开扫了一眼,一个包袱里装的是些丝绢绣鞋之类的女郎用物。布料算不上好,但绣工很精细。另一个包裹里是一只瓷瓦罐,罐子里装着槐花蜜,一揭开盖,顿时飘出一阵香气,沁人心脾。
哎,只是可惜了。
早前琼苑下了令,说中书舍人梁家的庶女来了,一概不见。让他们编个由头将人打发了去。
他们听差行事,她头回来,他们便说:“赵二姑娘病了,不能见客。”
但谁知道,这梁家姑娘却是格外的有耐心,天天这个时辰都来。
听说赵二姑娘一直病着,眉头一日比一日蹙得深,昨天甚至还当着他们的面哭了。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几个门人看这小女郎日日都来,又真情实意为赵沅担心,不由动了恻隐怜惜之心。
可他们到底是吃的国公府的饭。
只是对她的态度比别的来访者更加和蔼几分:“姑娘,我们府上的姑娘吃穿用度都有专人管着,二姑娘身子不好,老夫人格外看重,二姑娘所用之物都是她亲手操办。从不用来路不明的外物,姑娘的东西,还是拿回去吧。”
他说得委婉。
像赵二姑娘这般娇养的女郎,穿的是绫罗锦缎,吃的是珍馐佳肴。
梁家姑娘送来的这些东西,只怕连她的眼都入不了。
梁烟闻言,双眸濡湿,恳求道:“麻烦您通融通融,这些都是我和姨娘亲手做的。赵二姑娘救了我姨娘,我们感激不尽。救命之恩,无以为报,我和姨娘就赶制了这些,鞋子用的是双缎锦,底子纳得厚,赵二姑娘穿上行走更轻松。蜜是我姨娘亲手酿的,里面放了槐花和百合,可以缓解二姑娘的喘咳之症。保证干净,不然,您拿给老夫人过过目也成。”
她哭得好伤心,泪沾满了两颊。
赵二姑娘真的找了大夫救活了她的姨娘,姨娘说二姑娘的恩情大如天。
她不知道能为二姑娘做些什么,便想起了被她弄脏的那双鞋。
二姑娘那么娇贵。她买了能以范围内最好的布料,每天晚上点着油灯给她纳了一双厚底花鞋。
底纳得极厚,踩上去就跟踩在云端似的。
她拿着那双鞋本想来找二姑娘道声谢,可每次门房都说她病着。
一病病了这么久。
她心都揪起来。
回去跟姨娘说了,她便亲手为二姑娘做了这一罐蜜。
她们感到惭愧,能力有限,可以为救命恩人做的仅止于此。
可如今,就连这点心意都没办法送呈到二姑娘面前。
她热泪滚滚而下。
门房被她哭得不知如何是好,突然看到几个小厮牵着辆双辕马车过来,立时道:“姑娘别哭,那好像是府上姑娘要出门,你不若去求她碰碰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