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隋末阴雄 > 分节阅读 1433

分节阅读 1433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我们先商议。”

当岑文本的身影消失在殿门口之后,李渊长叹了一声:“唉,二郎,你这样是让父皇下不来台啊,不过这次是紧急国事,也不必顾及颜面,你说吧,你到底是怎么想的,要我们接受如此屈辱的和议?”

李世民正色道:“父皇,儿臣以为,现在我们首要的敌人必须要弄清楚,那就是中原王世充,与之相比,窦建德的威胁还在其次,我们跟窦建德交恶,主要是因为我们主动招纳了罗艺这个窦建德的死敌,这让窦建德感受到了威胁,这才会夺我们山东之地,如果纯粹要说因果,也是我们惹了窦建德在先。”

李建成冷笑道:“二郎说的好没道理?天下只能有一个帝王,我们大唐既然已经建立,那窦建德要么降,要么战,没有第三条路,连罗艺都明白的道理,他却不知道,还要说是我们对不起他么?”

李世民点了点头:“站在大唐的立场上是这样,所有的群雄,包括萧梁,都是我们要消灭的,但现在这种情况必须务实,我们并没有同时对付王世充和窦建德的实力,一旦跟窦建德全面开战,王世充又趁机来攻,那我们就会陷入被动。对这两个敌人,暂时中立一个,全力打击一个,才是正道。”

李渊点了点头:“二郎说的有道理。你继续说下去。”

李世民微微一笑:“我们的首要敌人,仍然是王世充,他从在隋朝时就一直在害我们李家,可谓丧心病狂,不死不休,这个是我们最危险的对手,跟他绝不存在任何和解的可能,由于其所处的位置是中原腹心,人口众多,粮草现在虽然不足,但以王世充的能力,稍缓个一两年就能重新存储出大量的军粮,到时候他兵精粮足,我们想要消灭他,就难于上青天。趁他现在刚破李密,大量的军队散归各州郡种地,而这些新耕之地并没有形成产出之时,给其致命一击,才是王道。”

“王世充也深知这个道理,所以他先是让魏征出使刘汉,再转去窦夏,刘武周的南下和窦建德对我们山东的出手,都是他的计谋,就是要千方百计地拖住我们,给他争取这一两年的时机。我们这时候如果因为意气用事,为了山东之地跟窦建德起了冲突,只会让王世充笑掉大牙。”

“他灭李密之后,一定会行篡逆之事,之所以前面没动,是因为要争取东都的世家们的拥护,还有进一步地整合李密留下的降军与州郡。现在这两件事他已经做得差不多了,不出意外的话,其篡位就是这一两个月的事。他不想让我们在这个时候来打他,因为现在是他最脆弱的时候,一旦篡位,那势必会有些忠于隋朝的势力会反叛,人心也有离散,但是为了早点断绝有人借杨侗名义起事反对他的可能,他还是会走这一条路,所谓长痛不如短痛,就在于此。”

封伦哈哈一笑:“秦王分析,真是鞭辟入理啊,高,实在是高。”

李建成勾了勾嘴角,沉声道:“王世充的手下并没有那么忠心,前一阵,秦琼,罗士信这些人不是相继来投了吗?这时候他再玩篡位,就不怕死得更快?他已经把杨侗当了傀儡,何必多此一举?我并不赞成二郎的意见。”

李世民摇了摇头:“正是秦琼,罗士信这些人来投,我这一阵在打刘武周的时候,向他们问了许多王世充的事,李密的旧部对王世充都心存不满,而东都的高门世家对王世充也是心中鄙夷,只是迫于时势必须向其示好罢了。王世充一旦离开东都,这些异已势力就会蠢蠢欲动,他们的大旗就是杨侗。前一阵裴仁基的谋反,就是打着杨侗的旗号,更前一阵独孤武都,也是借杨侗名义而起事。所以王世充为了斩草除根,一定会尽快行禅让之事,然后弑杀杨侗,以绝人望的。”

李渊点了点头:“朕同意二郎的意见,王世充,应该是跟我们对杨侑一样,利用完之后就尽早地除掉,这样既有了合法性,又断绝了别人作乱的借口。”

李世民微微一笑:“所以我们打击王世充的最好时机,就是他刚刚篡位之时,这时候会有人情离附,也不排除有些州郡会dòng • luàn,而他的大部分军队已经解散回去种地,这时候没有一支庞大的军队,只要我们集中大军,闪电一击,中原的州郡,有许多会望风而降。”

第二千四百四十七章建成请命(1更)

李世民的双眼精光闪闪,声调也逐渐地高了起来:“王世充以为我们刚打完并州,军队疲劳,粮食不足,这时候没有大军南下的实力,但我们就反其道而行之,先假装散兵归农,等他篡位后突然集结大军。”

“我们关中一向是府兵制,部队的集结远远快于其他地方,就是这十二军现在全部散掉,五天之内,也可以重新集结,七天之内,就可以兵出潼关。”

“所以,父皇,现在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尽一切可能先稳住窦建德,只要消灭了王世充,那现在让给窦建德的,一定会很快拿回来,这一点,儿臣向您保证!”

李渊满意地点了点头:“二郎所言,深合朕意,大家还有什么意见吗?”

李建成咬了咬牙,沉声道:“父皇,二郎所说的确实有道理,他是我们丢掉的州郡不拿回来,也就罢了,可是我们已经接纳了罗艺的降服,还封他为燕王,如果我们跟窦建德罢兵,窦建德再去打罗艺,我们救是不救?窦建德跟罗艺可是仇深似海啊,一旦跟我们和解,那几乎肯定会集中兵力对付罗艺的。”

李渊本来已经舒缓的眉头又不自觉地皱了起来,叹了口气:“这确实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罗艺是主动来投靠我们的,我们不能保护他,却要看着他被窦建德攻击,这样以后谁还会来投?对我们大唐的威望,也是严重的打击。朕可以失掉山东的土地,但不能失掉罗艺。”

李世民淡淡地说道:“父皇,罗艺并不是什么好人,他在隋朝的时候,就是诬蔑自己的上司,大将军李景,导致李景被杨广猜忌,从涿郡给赶了出去。而他也趁机自立,割据幽燕。”

“他跟窦建德有冲突是必然的事情,因为河北之地,这两人都想要,只不过因为他的幽州兵马打不过窦建德,长期处于下风,这才会想办法傍上大唐,反正只是挂个名号罢了,并不是真正地受大唐控制,在儿臣看来,这样的人,如朱桀,或者是现在显州道大行台的总管杨士林一样,都不过是挂牌大唐臣子,得不足喜,失亦无伤大雅。”

“而窦建德与我们和解之后,确实会想方设法地攻击罗艺,但他前几次大军进攻幽州城,都没占什么便宜,以罗艺的本事,这回也能撑下来,只要窦夏和罗艺开战,大军给吸引在北方,那我们和王世充大战的时候,窦建德也不至于南下。这对我们是好事。”

“如果父皇实在不愿意承担抛弃罗艺的骂名,那可以让并州的部队作些佯动,摆出一副援助罗艺的样子,再派使者去窦建德那里,申斥他不守信义,背弃约定进攻大唐的臣子。总之是意思做到就可以。如此一来,天下人也不会说我们大唐对罗艺见死不救了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