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381
刘德威叹了口气:“魏王,老实说,这次我军如此惨败,上下都人心惶惶,士气低落,这时候北渡黄河,去占那卫州,一来那里没有什么粮草,二来我们过了黄河就不再是中原了,士卒们多是山东和中原人,长年在河南,渡河之后,就如无根之草,看不到任何希望,非但不会有人再来投奔,只怕旬月功夫,我们这些人都会散了个干净,请魏王三思啊。”
柳燮也跟着说道:“刘将军所言极是,过河之后,我军就要同时面对出太行经略河北的李唐军队,再就是窦建德的部队,甚至连宇文化及的骁果残军,也在离卫州不远的聊城一带活动,个个都不好惹,一个不小心,就是全军覆没,魏王,万万不可过河啊。”
李密的眼中泪光闪闪,比当前形势更让他绝望的,是这场军议几乎成了一个批斗大会,以前他风光极盛的时候,在这里可谓是一言九鼎,何曾有人敢这样当面质疑他的决策?但现在,连刘德威,柳燮这些他看不上的小角色,都开始指手划脚了,他的这个瓦岗之主,已经彻底失了权威,连当年的翟让都不如了。
李密的悲从心中来,氓山大战的痛苦和委屈一下子爆了出来,他猛地站起了身子,大声道:“对,是我李密虑事不周,指挥不当,拖累了诸位,孤这么多年来,倚仗的无非是大家的支持,今天诸位既然不肯再跟着我李密走,那这个支持现在已经不在了,孤这就一死以谢各位,大家可以拿着孤的级,去向王世充讨个富贵吧!”
他说着,一下子拔出了腰间的佩剑,眼睛一闭,就要向脖子上抹去。
王伯当双眼圆睁,大叫一声:“主公不可!”他一个箭步就冲了上来,一把夺下了李密手中的佩剑,重重地掷到了地上,紧紧地抱住了李密,这师徒二人抱头痛哭,王伯当这个八尺男儿更是哭得几乎要晕绝过去,帐中众人看着他们这个样子,无不眼中热泪滚滚,黯然神伤。
也不知过了多久,李密渐渐地止住了哭泣,站起身,他的声音嘶哑而低沉,缓缓地说道:“不好意思,让各位见笑了,刚才孤一时情绪失控,请各位千万不要放在心上,孤刚才也仔细地想过了各位的话,是啊,现在无论是投奔黎阳还是北走卫州,都是风险巨大,希望渺茫,就算暂时能栖身,也不可能展壮大了。”
“孤意,不如我们全军西入关中,归降唐皇李渊,我李密不会有什么功劳,但各位的富贵,应该还是有保证的。”
第二千三百三十四章投奔李唐
柳燮的脸上闪过一丝喜色,这回他就是为了这个来的,他连忙道:“魏王所言极是,您与唐皇李渊份属同族,兼日称兄道弟,虽然没有跟他一起起兵,但您兵阻东都,断隋归路,使唐皇轻易攻下长安,这也有您的大功啊。”
所有人都笑着点头称是:“得太好啦!”
李密咬了咬牙,尽管这个念头在他的脑海里回荡了很久,但他始终还是有些不太情愿,毕竟跟李渊的关系没那么熟,以前自己得势的时候,还居高临下地给李渊写了封书信让他来投奔,结果李渊在回信中极尽谦卑之辞,想不到现在时过境迁,反倒是要自己势穷去投,还不知道会是个什么样的结果。
不过看到这些众将们一个个喜形于色的样子,李密的心都凉了,他知道,人心不可违,众怒难犯,这时候如果不顺着大家的意思去关中投唐,只怕明天一早这支军队就会散个干净,到时候自己只怕真的成了孤家寡人,连投唐的资本也没有了。
于是李密哈哈一笑:“那就这么定了,大家现在就回去,清点人数,装备,趁着现在河阳以北的各州郡还没有落到王老邪的手上,咱们赶快全军西进,走潼关,入关中,投奔唐皇!”
到这里,李密看向了王伯当,叹了口气:“三郎啊,这回令兄王要汉没有带兵前来相会,看起来他并不看好孤的前途,将军家室重大,孤又岂能以一已之私,阻挠将军你的骨肉亲情呢?你还是去和你的兄长团聚吧,不用受孤牵累。”
王伯当坚定地摇了摇头:“不,魏王,当年萧何率着全家的兄弟子侄一起跟随汉王刘邦,终于成就大事,而我王伯当也是恨不得能拉上全家一起跟随,虽然家兄这回没有来,但我王伯当对您的心,苍天可鉴,怎么会因为您一时的失利而轻易地想要离去呢?就算魏王大事难成,我以后曝尸荒野,也是无怨无悔的!”
李密的眼中泪光闪闪,在这个时候,只有王伯当是抛除了一切私心杂念,真的是生死相随,显得多么地难能可贵啊,他甚至为刚才一瞬间,因为王要汉不肯前来,而怀疑起王伯当,感到后悔与羞愧,他擦了擦眼中的泪水,笑道:“好,三郎,你既然这么了,那孤还有什么担心的呢,咱们一起走。”
贾闰甫忽然道:“魏王,在大军进入潼关前,我还是先去关中一趟,去面见唐皇吧,再怎么,也得先摸清楚人家的意思才行,万一李渊不肯收留我们,魏王还需要作别的打算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