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07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我李密打天下,靠的还得是世家子弟们,那些大字不识,只会讲绿林规矩,江湖义气的草寇,以后怎么可能依靠他们治天下?”
柴孝和勾了勾嘴角,说道:“可是这些人毕竟数量多啊,而且他们如果只认翟让这样的人,脾气相投,那以后还真可能对您的大业造成麻烦呢,轻则分裂,重的话,主公,我怕当年绿林赤眉杀害更始帝这样的事情,会再度重演啊!”
李密的眼中冷芒一闪:“孝和,你说的事情,我清楚,心里也有数,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对翟让,现在只不过是因为有王老邪在,我不好直接亲自动手罢了,不过他现在的存在,确实已经威胁到了我在瓦岗的威信,若他还是执迷不悟,继续想挑战我的权威,嘿嘿,那就别怪我李密心狠手辣了!”说到这里,李密的眼中杀气四溢,震得柴孝和都心跳加速,不敢多说话。
李密勾了勾嘴角,继续说道:“现在暂且不管翟让的事,我们的身后中原郡县,也就只剩下梁郡的杨汪和荥阳的杨庆没有投降了,荥阳上次虽然给我们攻破过一次,但后来趁着我们和王老邪连番大战,杨庆又从山东那里征召了几万军队打了回来,现在荥阳城池坚固,又有敖仓粮草,并没有那么容易攻克,彦藻前一阵带了几万兵马也没打下来,我们不能再在这坚城之下,消耗自己的精锐了,孝和,替我草书一封,我要劝降杨庆。”
柴孝和奇道:“杨庆是隋朝宗室,别的官员贵族可以投降,大不了效忠新朝就是,可他却是杨家的人,没有回头路,这也是他到现在都没有投降的原因,现在他打退了房将军,声势大振,又怎么可能投降呢?”
李密笑着摆了摆手:“孝和,你有所不知,这杨庆虽然是隋朝宗室,但曾经改过姓,叫郭庆过。”
“当年他的祖父杨元庆,跟杨坚之父杨忠乃是堂兄弟,杨忠随宇文泰西入关中,杨元庆害怕被当时关东的统治者高欢诛杀,于是改姓为外祖母家的郭氏,直到后来杨元庆之子杨弘的时候,才因为北周灭北齐,回到了关中,与杨坚一家团聚,改回了杨氏。”
“杨弘跟杨坚的关系非常好,所以他们家虽然已经和杨坚家出了五服,但是仍然被封了亲王之位,杨庆为人机敏狡猾,杨广登基后,对宗室非常猜忌,也或杀或废了十余个宗室亲王,但杨庆却是不降反升,还拿到了荥阳郡守这样的要职,可见其还是有些才能的。”
“所以这个杨庆,很会见风使舵,一旦看到情况不对,还是会投降的,现在之所以死撑,一来是想继续观望局势,二来也是担心我们不会放过他这个宗室身份,孝和,叫祖君彦来,要他起草一份给杨庆的劝降信,我亲自口述!”
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恐吓信
祖君彦坐在李密的身边,奋笔疾书,下笔如走龙蛇,一封劝降书信,在他的笔下浑然天成。
“自从杨广这个昏君即位之后,已经十几年下来了,他剥削生民百姓,让天下涂炭。他大建宫室,璇室瑶台壮丽无比,只为了满足他的骄奢;他大作酒池肉林,遍收天下美女,只为了满足他的贪淫好色。”
“现在我李密,和瓦岗聚义的天下各路英雄豪杰,共举义旗,勘剪凶虐,八方同德,万里俱来,无不是指望着象当年刘邦项羽那样入关亡秦,象周武王伐商那样渡河灭纣。中原之大,东到大海,南至江淮,各地的郡守,百姓,都纷纷踊跃响应我们义军,望风归顺,只有荥阳这一郡,郇王殿下你不顺应大势,困守孤城,要为一个注定灭亡的朝廷作陪葬!这是何其迷茫的选择啊!”
“当年商朝的贵族微子,是纣王的庶长兄,把商朝子氏一族的利益,看得最重;西楚霸王项羽的伯父项伯,跟项羽是骨肉至亲,并不疏远。可是他们仍然为了家族的存续作了正确的选择,微子背弃纣王而转投周室,项伯叛离西楚而归汉朝,难道他们不顾念骨肉情深,宗族之情吗?非也!只是因为他们认清天下大势,知道本朝气数已尽,宝鼎将移,而提前作出了明智的选择!”
“郇王殿下的先代,家住在关东,本来就姓郭氏,并非杨氏一族,只是因为你的先人跟隋朝的祖先有勋旧关系,所以隋杨政权为了拉拢你们,才特意把本就出了五服的你们一家,又加回了杨氏宗籍之中。
“这就象娄敬之与汉高祖刘邦,并非血缘关系,吕布之于董卓,也不是真正的父子,只不过是名义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