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01
李渊微微一笑:“今上无道,受了身边小人奸臣的蛊惑,弄得天下大乱,我李渊起兵,非为求富贵权势,而是想要救民于水火之中,孙头领这样的义士,在先帝年间本是良民,奈何虎狼居于朝堂,底下的酷吏们率兽食人,你们迫于无奈才揭竿而起,我李渊以前作为隋朝的将领,只能领军平叛,但事实证明,天下人心已经不在朝廷一方,这各路义军是越剿越多,除非杀光天下百姓,不然这场叛乱,永远不是个尽头。”
“所以我李渊晋阳起兵,就是为了兴师除暴,以安天下,孙义士,我已经奉当今皇帝为太上皇,而尊代王杨侑为帝,这次进入关中,就是为了拥立代王,平定天下,让百姓们能居有定所,劳有所得,不用再受这水深火热之苦。”
孙华勾了勾嘴角,说道:“唐国公啊,其实您早就来招揽过在下了,可是在下一直没有正面回应,就是觉得您这样拥立杨侑,有这个必要么?隋室已失人心,至少我们这些底层的兄弟看来,隋朝从皇帝到官府,都是些吃人不吐骨头的恶鬼,反了整个隋朝,改朝换代,才是人心所向,既然唐国公已经举起义旗,而且攻州掠郡,消灭了几万隋军,还有必要再继续打杨侑的旗号吗?”
李渊摆了摆手:“孙头领,你们绿林好汉,草根百姓是这样看的,但是天下的世家,贵族,士人们,还是以隋室为正统,至少我李渊起兵以来,各路的隋朝守将,郡守们都站在隋室一边,与我作对。”
“虽然我可以以武力打败他们,攻杀他们,但是以后要夺取天下,要治理天下,还是离不开这些世家贵族的,杨广已失人心,但杨侑还是个孩子,如果他能痛改乃父前非,引以为戒,那我李渊还是愿意继续拥立他的,不然若是靠兵强马壮就能强夺天下,我李渊可以,别的势力也可以,到时候就是战乱永无止境了,亦非百姓之福也!”
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李渊入关中
孙华叹道:“唐国公见识出众,孙华叹服,今天在下前来,就是下了决心归顺您的,不管您是自立还是扶立隋朝皇子,我孙华都是支持到底,只认你唐国公!”
李渊哈哈一笑,站起身来,走到孙华的跟前,拉着他的手,不住地摇晃着,说道:“孙义士,你肯相助,是我李渊莫大的荣幸,事成之日,你我共取富贵,永不相负!”
李渊转过头,对着坐在文案后,一直提笔纪录的记室参军温大雅说道:“温记室,拟令,即日起,拜孙华为左光禄大夫,武乡县公,领冯翊太守,而孙大夫的部下,所任官职,自郡守以下,完全由其任免,不必向本帅汇报。”
孙华激动地双眼泪光闪闪,奋斗了几年,还没有完全控制冯翊,而李渊这一句话,就让他当了郡守,县公,一下子从一个给人看不起的江湖草莽,变成了正式的朝廷gāo • guān,这是作梦也没有想到的,孙华的声音带了几分哽咽:“主公如此待孙华,孙华就是粉身碎骨,也难报万一啊。”
李渊笑道:“乱世之中,大家同舟共济,共取富贵,孙大夫多年来一直能坚持作战,有了今天的局面,这是你应得的,我李渊能入关中,你是第一功臣,若是取下大兴城,以后还会有更多的荣华富贵呢,今天这些官职,又算得了什么呢?”
孙华朗声道:“主公请下令吧,属下已经准备好了七百多条渡船,您这六万大军,只要三天时间,就可以全部渡过河去,而且现在小姐和李神通,丘师利,何潘仁,段纶等各路义军也都派人来跟我联系,要我接应主公渡河,他们会带兵前来会合的。”
李渊点了点头,说道:“这是应该的,但现在河东的屈突通尚在,严重威胁我军的侧后,若不能将之消灭,我军进入关中,粮道就会给他们切断,关中混战多年,除了永丰仓外,各地粮草都不是太充裕,只怕我们到时候若无法迅速攻取大兴城的话,就会出现断粮危机,或者说给屈突通袭取太原,断我根本,义军家属多在太原,有不战自溃的风险啊。”
孙华正色道:“那主公的意思,是要先消灭屈突通吗?”
李渊微微一笑:“屈突通手下毕竟还有四五万的左候卫部队,多是西京的精兵锐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