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24
去主动接,听到李浑这么一声,他就冷冷地说道:“李老将军若是想要担这个差事,那杨某自当相让,只不过……”
他说到这里,话锋一转,眼中闪过一丝别有深意的神色:“你跟宇文述的关系这么糟糕。你就不怕宇文述说你的坏话了?”
李浑哈哈一笑。摆了摆手:“这么多年。宇文述都说了我多少坏话了,我现在不也好好地在这里吗?陛下圣明,不会被他玩弄于股掌之间的,谁忠谁奸,他老人家心中有数。我李浑带兵去追随陛下,一定不会有事的。”
萧禹的眼中光芒闪闪,沉声道:“李将军,本御使以为。你这样急着带兵去追随陛下,只怕也不太合适,现在陛下离开了大军,全仗宇文将军所带的几万骁果保护,对于任何不听他的命令,私自接近的军队,都会心生警惕的。若是别人还好,可你跟宇文将军已经反目成了这样,他还会为你辩解吗?”
李浑的眼中寒芒一闪:“陛下不会听信他的一面之词的,要不然这么多年来早就让他得手了。我现在还会在这里吗?”
萧禹摇了摇头:“李将军,本御史是真心为了你好。现在的情况跟以前不一样,杨玄感这个陛下非常信任的人也反了,甚至东都危急,陛下在这个时候,戒心会比平时要大上许多,平时也许宇文大将军有些话,他会一笑置之,可是现在却不一样了。你还是得有充分的认识才是。”
李浑哈哈一笑:“萧御史,你这话不仅对李某,对其他的各位将军也同样管用啊,不管是谁,只要这时候带兵接近陛下,都会给宇文述进谗言的,可是因为这个,我们就得按兵不动,坐视陛下孤身上路吗?”
萧禹的嘴角勾了勾:“陛下不是孤身上路,他有宇文大将军的几万骁果守护着呢,现在应该是很安全的。”
李浑冷笑道:“从辽东到营州,千里蛮荒之境,高句丽的那些城池随时可能复叛,北方的契丹人和突厥人也是非我族类,有反水的可能,这种时候,身为人臣,怎么可以坐视君父在危险之中呢?带兵保护,才是我等应该做的份内之事吧。”
萧禹沉吟了一下,转向了薛世雄,沉声道:“薛将军,我没什么可说的了,你来安排吧。”
薛世雄点了点头,看着得意洋洋的李浑,说道:“李将军,你真的要亲自带骑兵,去追上保护陛下吗?”
李浑微微一笑:“当然,说了这么多,我的意思就是这个。北方的边境是由我们右骁卫部队一路攻取的,对那里的地形我们很熟悉,正好可以为陛下作为先导,若是陛下不准我们靠近,那我们就离开五十里外,作为侧翼掩护好了,这片忠心,陛下自然能看得见。”
薛世雄沉吟了一下,拿起一枚将令,沉声道:“右骁卫大将军李浑接令。”
李浑整了整自己的衣甲,拱手行了个军礼,道:“李浑在此。”
薛世雄说道:“着你马上率领你部所有的骑兵,带十五天干粮,即刻出发,紧随陛下圣驾而去,而你右骁卫剩余的步兵与辎重,由你右骁卫将军裴仁基暂行代理,交接之事,一个时辰内完成,可否?”
李浑哈哈一笑,大步上前接过了令箭,转身就向帐外走去:“薛元帅你放心,老将我必不辱使命。”
萧禹突然开口道:“李老将军且慢,到时候且容本御史与你同行。”
李浑微微一愣,转过身来,说道:“怎么,萧御使,你不在这里监军,为何要跟随我行动呢?我那可是全骑兵啊,没有轿子,也不会为了你一个人放慢行军的速度的。”
萧禹冷冷地说道:“萧某不才,也识得一些马术,虽然没有关陇世家子弟那样在马上如履平地,但是骑行个几百上千里,不至于掉队,自信还是做得到。李将军,你既然和宇文将军有这些不和,那么难免会生出些不必要的误会,由本御使跟着,会避免一些麻烦。”
李浑点了点头,笑道:“萧御史既然有此美意,那李某就笑纳了,现在李某就要去办理交接之事,萧御史是否一起过来呢?”
萧禹摇了摇头,说道:“不用了,李将军,你办交接就是,这里有关撤军和殿后的事情,我还要听听薛大帅的军议,以便向至尊汇报。薛大帅,一个时辰内,您这里能安排好吧。”
薛世雄的眼中闪闪发光:“没有问题。”
李浑笑着出门而去,帐内又陷入了一阵寂寞之中,所有人都闭紧了嘴巴,但凡撤军之事,最难的就是一头一尾,现在李浑已经先行,那么剩下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决定殿后的人选了。
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李渊断后(十七更)
薛世雄的目光从众将的脸上一个个扫过,沉声道:“各位将军,除了杨将军外,谁愿意担此殿后重任?”
大家一个个都低下了头,刚才从李浑的话中,都能听出这个意思了,这回撤军,名为胜利转进,实际上就是一场大溃逃,扔下辎重粮草,只带十几天的干粮,军无战意,若是遇到追击,很可能就是再次萨水崩的惨剧上演。
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没有几个人愿意主动承担,杨义臣所部几乎全是骑兵,打不过也能跑,可是其他众将的部下,却是步骑混合,步兵为主,万一真的遇上敌军的主力,只怕打输了连跑都跑不掉呢。
即使凶悍—蛮横如鱼俱罗,吐万绪等人,也都一个个低头不语,薛世雄的目光从这些人的脸上一个个地扫过,就能看透他们的内心,是啊,关陇诸将,这些各自封地,食邑上的府兵,几乎就是一个个家族起家,立身的根本。
杨广征伐高句丽之初,这些丘八军头们踊跃响应,一个个是为了在战争中升官发财,可是残酷的事实教育了他们,让他们损失惨重。
尤其是萨水一战,几十家关陇世家几乎灭门绝种,这次的二次征伐,靠的也是这种同仇敌忾的复仇之气,可是现在眼看要退兵,这口子气一泄,大家又开始盘算起现实的利益了。
薛世雄也是感同身受,他对这些人的心理状态,一清二楚,心中暗自感叹。却仍然开口道:“各位。就无一人愿意领兵断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