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89
虽然军情处这次动用了“飞鸽传书”,但也没有争取到多少时间。这也就意味着,在李从璟得到军情处的汇报后,即便是当时立即发军驰援玄武城,在时间上也跟孟知祥不相上下。
因为成都距离玄武县,本身就只有两百余里的路程。
彼时,李从璟是否意识到这个问题了?
意识到了。
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李从璟是否立即发军了?
的确如此。
不仅是立即发军,而且驰援部曲,也早已处在随时待命的状态,这就省去部曲的准备时间。
因为驰援玄武县,本就是已定之策,李从璟要等的,不过是一个时机。
原本,若是孟知祥不立即驰援玄武县,李从璟也许会再等上两日,但既然孟知祥已经来援,李从璟就不得不提前行动,以求赶在孟知祥前面抵达玄武县。
孟知祥之所以秘密离开成都,秘密调动军队,目的就是为了争取两日左右的时间。而事实上,他也的确争取到了这个时间,并且迫使李从璟不得不提早行动。
但李从璟也赶在孟知祥前面到了玄武城。
虽然只早了一两个时辰。
也就是这一两个时辰,让李从璟打开了局面,占据了主动。
问题是,李仁罕应该知道孟知祥的行踪,他为何就没能坚持住这两个时辰?
答案很简单,因为李仁罕并不知道李从璟会来。等他知道的时候,哪怕明知孟知祥即将来援,他也控制不住战场局面。
李从璟看着郭威,认真道:“敌我双方战至此处,谋略已经用尽,算计也再无用武之地。值得庆幸的是,在这方面的较量上,我等并未输给孟知祥。而接下来决定此战胜负的,是两军战力实打实的比拼。郭将军,狭路相逢勇者胜,今日奋战于此的,都是我大唐王师之精锐,你可有殊死一战之心?”
五十四名将风采今胜昔谁在马上称豪杰(4)
玄武城外的战况,让孟知祥十分恼怒,他没有想到,在他紧赶慢赶好不容易赶来的情况下,李仁罕却没有能稳住战局,坚持到他赶来。
而且仅仅两个时辰!偏偏就是这两个时辰,让孟知祥的奇谋化为泡影,这让他如何能不愤怒异常?
李仁罕手握西川最精锐的三万兵马,围攻玄武城半月而没能克城,已让孟知祥十分意外且恼火,虽然他对李仁罕没有表露出过多怨言,但绝非没有不满——若非太过失望,孟知祥也不会在这种时候,不在成都坐镇而亲自带兵来支援。
百战军在残破的玄武城坚持达到半月,在让孟知祥意外的同时,也让他意!识到,只要他再稍稍加重砝码,就足以改变玄武城眼下的平衡局势。
不说李仁罕能在孟知祥赶来之前,骤然发力攻下玄武城,只要他保持对玄武城的攻势,那么孟知祥自信他赶到后,玄武城中的百战军必定望风而溃。
届时,玄武被夺,百战军被灭,将给予王师战力与士气上的双重沉重打击。若能如此,只要消息传到梓州城,不用孟知祥率领大军赶过去,李从璟就得引兵退走!
否则,等待李从璟的,就是全军败亡的下场。
救东川,也就成了。
然而天不遂人意,孟知祥不曾预料,李从璟能比他早一步赶到玄武城,更加不曾预料到,李仁罕连两个时辰都没能坚持住。
面对预谋与现实如此大的落差,孟知祥心头的滋味可想而知。
而一旦西川军在玄武城战败,便只能引军退回龙门山以西,届时王师必定顺势追杀,抢渡龙门山,如此一来,一马平川的西川之地,将再无险要可守。等待西川的,将是王师长驱直入,兵锋直逼成都的后果!
至于东川,孟知祥不用想也知道,一旦西川在玄武城战败,西川军退回汉州,李绍斌立即就会覆灭!
届时,所谓两川,将不再是两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