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00
滑、濮二州只是探路石,李从璟此番东行所作所为,说到底还是为日后李嗣源在全国推行的政策进行试探、试验,如今试验、试探既然颇为顺利,父子俩要商谈的东西自然很多。
两人这一谈,就是三日三夜。
三昼夜后,李嗣源将几位宰相召进殿来,又是一番详谈。比之父子俩的讨论,与宰相的商谈就显得冗长得多,因为此番议程一旦结束,也就意味着来年新政的具体策略,马上就要浮出水面。
时间总是不等人,转眼间天成二年还是到了。
大唐天成元年剧变颇多,百废待兴,朝廷财赋更无结余,是以这个‘春’节、上元节,对李嗣源而言过得并不太舒心。且不说后宫嫔妃和大臣们没有多少赏赐,就连节庆大宴,规模也不大,比起庄宗时奢华铺张的大场面,对比下来很是可怜。
李从璟知道李嗣源崇尚节俭,平日里三餐都简单得很,更别说修葺宫殿这样的事,但一年到头,在‘春’节、上元节之时,仍旧没有多少赏赐给予嫔妃、宫人、群臣,以至于宴席场面都显得羞涩,这就关乎君王与朝廷的脸面了,李嗣源不可能不在乎。
大会群臣的晚宴,当李从璟从朦胧的灯光中,看见李嗣源虽强作欢笑,却掩盖不住眼神的忧郁,脸上几缕皱纹似乎都饱含惆怅时,他想到,无论如何,来年此时,大唐至少要有一场真正的盛世宴席。
那样的话,至少老爹的笑容不会再沉重的让人不忍注视。;
四三昨日烟云留不住明朝双手织凤霞(5)
“凡四直属州之新任刺史,已尽数安排到位,即日便会走马上任,加之去岁所任命的三个直属州刺史,我朝新增直属州刺史七人,直属州已达十五之数。-”勤政殿中,李嗣源放下手中名册,对殿中的李从璟、冯道等人道,“朝廷直属州之刺史,都乃朕与卿等悉心选拔,将担负往后州县推行新政之重责。”
“首批新政,法令有六:其一,整顿赋税,轻徭薄赋,凡农丁十五税一,仍以‘春’夏两季征收,准以实物缴纳,不必再兑换银钱,除此之外,再无其它科目杂税;其二,劝课农桑,兴修水利,整修田亩,州县各级官衙,当免利租借农具、耕牛,以保农时;其三,抑制土地兼并,凡富豪之家,以去岁算民结果为依据,田亩、仆役、佃户等皆不得再增加。”
“其四,镇设草市,县设市场,鼓励商贸,不得再课以重税,无故刁难、克扣商贾财物者,重刑论处;其五,凡下州,镇军不得过千,中州,镇军不得过千五,上州,镇军不得过两千,县邑不论大小,置弓手¥︾,一都,刀手一都,马军一队,以清境内匪盗。各道要塞驻军,统一受朝廷管辖,而钱粮自本州赋税中出;其六,鼓励镇乡士子立‘私’塾,县学生员不得少于百人,凡朝廷开科取士,进京赴考士子,由州县资助部分旅费。”
从李嗣源口中说出来的新政法令,自然很是简洁,而下发到州县的法令,逐条逐句都有相应注解,论述极为清楚,更不会有模棱两可的疑问。
农业社会的基本是农业,新政核心,当前仍旧是农事,赋税制度仍旧采用两税法,不过百姓不必再将实物变卖为银钱,再‘交’给官府,如此一来自然给官府收税造成了一些麻烦,但对百姓而言,则能避免在出售实物过程中,被官府与豪强相勾结恶意压价。
而至于收上来的实物,是由官府以市价售给商贾,将钱粮运抵京都,还是分类处置,则根据各地情况另作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