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十国帝王 > 分节阅读 398

分节阅读 398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事李从璟也只能是姑且信之。

莫离和王朴已经扭打在一起了,旁边的人上去劝架,被两人误伤了两个之后,其余的都不敢动了,坐在一旁观战,李从璟发现他们兴致勃勃,恐怕劝架是假,助威才是心里话。

没办法,秦王府的人大部分出自军务,又在幽州呆了几年,大多很彪悍,唐人又血气重,打个架实在是平常事。李从璟没打算劝,让他们俩打着便是,反正不会出什么大事,等他们打完了,还会继续坐着论事。

要统一天下,就得‘精’兵强军,要‘精’兵强军,就需要钱粮,要钱粮就得改革时弊、发展农商,要改革时弊、发展农商,就得削藩、加强中央集权,否则政令不通,好处都给节度使占了,没中央什么事。这是一条逻辑线,因果关系很直白,但事情做起来却错综复杂。

骄兵悍将处置得差不多了,朝廷威望也立了下来,接下来就是削藩、加强中央集权,这里面的事情很多,但重中之重就两个方面,一是强化刺史权力,二是增加直属州。

大唐刺史一级的官吏,马上就会迎来大洗牌。武人理政是不行的,要文官来。

今秋的贡举已经落下帷幕了,新一批的人才进入官场,能让一些能官脱身出来,去主政地方。不过此次及第的人不多,进士才二三十人,这还是在朝廷放宽了条件的前提下。这可不行,明年中原很安定,应该没什么战‘乱’,得加大取士力度,常举、制举都要增加取士范围。

滑州、濮州其实都是好地方,土地‘肥’沃,灌溉条件好,只要没战‘乱’,就只需要盯着黄河不出岔子,想不丰收都难。屯田这种事只适合特定地方,不能用治理幽州的办法治理整个大唐。

其实只要天下安定了,没战‘乱’,没盗匪,朝廷不‘乱’加税,官吏不是大‘奸’大恶之辈,不去祸害百姓,官府再稍微做点事,修修水利什么的,从大局来说,百姓也就安居乐业了,如果天灾再少一点,粮食自然也就不愁,用不了几年就能仓禀充实。

当然,这里有两个前提。一是土地兼并不能太过分,二是地方不能把粮食截了。

开年就要‘春’耕,李从璟现在就要做这些事。他得去督导地方,要保证明年的秋收。大唐虽未统一天下,地方还是大得很,李从璟不必哪儿都去,也去不了。这回他督导的重点,就是关内、河东、河南、山东这些地区。

百战军,就是李从璟手中的尚方宝剑。

只要这些地方不出岔子,有大半地区能丰收,并且保证丰收的粮食大半都是朝廷的——这是难中之难,重中之重,也是李从璟的用武之地——来年洛阳就能多蓄养两万‘精’锐。

朝廷有了‘精’锐大军,对地方就是威慑,往后的新政就能更好的施行,你手里的刀子比别人大,别人自然只能唯唯诺诺,反之亦然。这是一个良‘性’循环,这样的循坏不需要太多年,三五年的时间,朝廷弱而藩镇强的局面就将得到扭转。

一旦洛阳有了数万‘精’锐,李从璟就不信孟知祥还敢不知死活要闹dú • lì

安重诲临窗而立,静观院中寒梅。

大雪飘扬而下,在大风中纵身起舞,朵朵寒梅悄然绽放,如泣如诉。

这满院寒梅,终究是盛开了,一夜之间,开得极为旺盛,让人喜出望外,又始料未及。雪中开寒梅,雪‘花’与梅‘花’似已融为一体,界限在此刻变得不甚重要。

朝廷的旨意昨日就下来了。

他与李守敬合谋的那些龌龊事,终究是没能逃脱朝廷追查,现如今,他已被剥夺官身,成了一介闲人。

李嗣源并未将他的罪行公之于众,只说他与李守敬往来甚密,收受贿赂。如今李守敬伏诛,他自然要遭受池鱼之殃。

安重诲知道这是李嗣源顾念旧情的结果,否则,此刻他应当被曝尸荒野,经受白雪加身,或冰冻成石,或为狼犬所食。

他没想到李守敬如此经不住折腾。他不愿承认,他对李从璟的杀伐果断始料未及,百战军入濮州,让人根本无从抵抗。

百战军。安重诲一遍又一遍咀嚼这几个字,仿佛是某种咒语,一开始念便再也停不下来。

天下‘精’锐兵马安重诲见得多了,朝官说起百战军时,他并未如何在意,哪怕是朝中大臣在他面前吐‘露’忌惮之意。

因为没有在意,所以他也不曾多想,该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出征半载,才能在异国他乡之地捭阖,面对数倍之敌而立于不败之地,最终直入西楼,‘逼’迫契丹签定城下之盟。

如今安重诲不得不承认,有生之年他的确见过无数‘精’锐之师,但没有哪一支军队,能够完成百战军那样的壮举。

李从璟何以能如此肆无忌惮,一路东行,半月之内将两个节度使打成阶下之囚,诛杀藩镇军数千、家属数万?

他依仗的,与其说是大唐秦王的身份,不如说是百战军。

安重诲脑袋里曾偶然冒出过一个念头:有百战军这样一支雄师,天下何处去不得?有百战军这样一支雄师,天下何事不能成?

同光元年,百战军于淇‘门’建军。

那是李从璟用了整整四年时间,用无数敌我将士的鲜血,以铁血和远见打造出来的一支军队。那是李从璟过去的四年时间里,做得最重要的一件事。

四年,从淇‘门’到泽潞,从泽潞到怀孟,从怀孟到河上,从河上到大梁,从大梁到幽州,从幽州到渤海,从渤海到契丹。一路征战,历经大小战斗过百,脚步踏遍了山河万里,斩下的人头数以万计。

所以,而今,百战军成了大唐的国之柱石。

四年前,当那个不到及冠之龄的小子,在淇‘门’建造军营,军中士卒东拼西凑,连三千兵额都招不满时,谁曾想到,四年后,他手中的这支军队,已经足够左右一个王朝的命运?

风雪从窗口扑进来,打了安重诲一身,时间久了,免不得满面风霜。安重诲索‘性’走出屋子,来到院中,来到‘花’圃前,静静站着,任由风雪加身,只是盯着寒梅。

他喜好寒梅,因它耐得住严寒,经得起风霜,能在最不可能之时,绽放最夺目的‘色’彩。然而,这并不是最重要的,寒梅并不如何娇‘艳’,之所以成为绝品,是因为它开在非常之时。

因为寒冬无‘花’,所以寒冬需要‘花’,所以寒梅挑起了整个冬季。

这是一种有远见的‘花’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