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十国帝王 > 分节阅读 313

分节阅读 313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又是斥候,该死!”耶律欲隐额头青筋暴突,“哪里都有唐军斥候,难道李从璟的斥候都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成!”

雁南,百战军营地。

比之耶律欲隐,李从璟得知李绍城击溃营州契丹援军的消息,要早得多。李绍城所领部曲,乃百战军主力,虽是骤然东出,但实际上有以逸待劳之意,要击溃营州契丹援军万人,不是什么难事。

依托营地工事固守内营的耶律纳儿,在发现营外唐军有些不对劲、预备出营试探时,李绍城已经大胜而归。西归的百战军主力大摇大摆从契丹内营眼前走过,耀武扬威一番,自是激励了百战军士气,打击了契丹军士气。辕门上的耶律纳儿瞧见这一幕,气得目眦欲裂,直骂李从璟狡猾。

此后,李从璟暂停了对契丹内营的进攻,全军后撤,在距离雁南二十里的地方扎营,休养生息。如是过了没有多久,耶律欲隐姗姗来迟,终于到了雁南之前。

耶律欲隐没有进入内营,见李从璟在契丹营二十里之外扎营,他没有轻举妄动,便在南边,距离百战军二十里的地方扎营。

三处营盘,耶律纳儿在北,拥兵近两万,耶律欲隐在南,拥兵近万,百战军在西,有军力近两万。契丹军南北呼应,可进可退,百战军孤身面对两处契丹军营盘,显得势单力薄。

然而面对眼前局势,李从璟在与众人军议时并无半分忧惧之色,百战军虽然人数并不占优势,但面对区区不到三万契丹军,即便是正面阵战,他也半分没有觉得百战军会战败。

值得一提的是,百战军的营盘构造的很大,大到足够容纳三万人。

翌日一整天,无论是百战军,还是耶律欲隐、耶律纳儿,都没有派遣大军出战,双方相安无事了一整日。在此期间,百战军闭门不出,耶律欲隐也没有急于求战,战场形势看似陷入僵局。

在这一日当中,耶律欲隐和耶律纳儿碰头。虽然对耶律纳儿丢失外营的损失极为不满,但大敌当前,耶律欲隐也没有太过责怪,汇集众将、幕僚,耶律欲隐筹划应战百战军之策。军议之后,耶律欲隐仍旧让耶律纳儿回镇雁南内营。

第三日清晨,平静被打破,握有绝对优势兵力的耶律欲隐,向百战军营地发起进攻。耶律欲隐和耶律纳儿,分从两南北两面,出击百战军营盘。

百战军没有坐以待毙,大军主力出营应战。是时,雄浑的两万余契丹军,集结成两个大阵,在以骑兵为主力的情况下,向列成一个大阵的、以步卒为主力的百战军大阵发起进攻。

在望楼上,李从璟俯瞰战场,能大致看清整个战局。望楼前,高架数十,架有战鼓,鼓前鼓手凝神屏气,肃然而立。高架前,则是排成一长排的号角手。再往外,是主帅近卫阵。在此之前,才是步卒居中,骑兵列阵两翼的常规大军主阵。

契丹军骑兵占据多数,在地势平坦的战场上,骑兵对阵步卒又据有天生优势,望楼上的李从璟等人看到,契丹军第一波冲阵,骑兵冲锋在前,步军尚在缓行。万马奔腾,地动山摇之际,黑压压的人潮和席卷的铁甲巨浪,给人无法言说的压迫感与恐惧感。

李从璟手指面向自己奔进的契丹骑兵,高楼上有大风吹动他黑色的披风,他轻描淡写对身边的莫离等人道:“契丹精骑超过万五千人,现几乎全数出动,从东北、东南两个方向向我席卷而来,观其阵势,知其意在以骑兵游击之术,以弓箭之力,对付我之大阵,来回策击。而其后跟进之步军,则会在其骑兵重伤我之大阵后,正面破阵。”

莫离点点头,“我军以步卒为主力,骑兵不及契丹军多,只五千人,正面交战,断难取胜。而若是让其骑兵肆虐本阵,则又恐怕阵型必为其所乱。”这是实情,两军交战,决定胜负的因素很多,军备是一方面,兵种的相生相克也是一方面。从通常意义上来说,骑兵天生就是步卒的克星。在古今中外历史上,依仗兵种相克的优势,获胜的战例,多不胜数。

其实眼下对百战军而言,退入军营固守,可有效避免兵种劣势,让契丹骑兵多的优势不复存在,并且化为劣势,毕竟攻打营盘,骑兵怎么都不及步卒来得有用。然而在深入敌境,敌军数量又占优的情况下,退守营垒,无异于自陷牢笼,一旦被契丹围营,麻烦便大了。

出营阵战,虽有不得已处,然对此李从璟早有应对之策,他俯视战场,抬起手臂,下令道:“传令:步军、马军严守阵型不动,待契丹骑兵至阵前,马军出而与之战,步军中之强弩长弓射而为之辅!”这是防御战法,立足本阵,既避免了被契丹马军围阵,步军又能成为马军的后盾。

契丹骑兵不时就从两个方向,冲到了百战军阵前。从不同方位相击,是很明智的战法,不仅可以分散对方军力、战力,同时也更容易找出破绽。好在百战军以营垒为背,摆的是最为常见的偃月阵,步军阵前,层层大车,重重枪林,组成最为狰狞的防线。

作为了解唐军战法、阵法的耶律欲隐,本就没打算从正面去硬冲百战军的步军前阵,他从两个方向派遣过来的骑兵,与百战军军阵相接时,就在偃月阵两侧。

“马军,出!”望楼上,李从璟下达军令。骑兵进攻,需要距离提速,才能发挥威势,没有奔跑起来的骑兵,那就成了步卒,还是笨重的步卒,自然没太大用。

壁垒森严百战军大阵,两翼展开的数千骑兵,汇聚成两道洪流,组成严格的军阵,迎向气势汹汹奔来的契丹大军。

两军相交,激战骤起。

奔驰声、呼喊声、碰撞声、厮杀声,震耳欲聋,纠缠在一起,就是金戈铁马四个字。奔涌的人潮,汹涌的军阵,如两条大河交汇,两架战车相撞,密密麻麻的战士,你来我往,深入彼此阵中。

鼓声和着脚步声,在剧烈回荡,战场上,各自将领的将旗,带着部曲奔驰向前,而在战场边缘,伫立在高楼上的人,身姿挺拔,身后大纛飘扬,头顶云卷云舒。

战至酣处,百战军马军稍稍后撤,步军大阵中,一蓬蓬箭雨腾空而起,在半空划过一道道巨大的弧线,落入契丹骑兵群中。

步骑合力,力战不退。

契丹军第一波攻势,在百战军步军强弩长弓发力之后被打退。但仅仅是稍稍后撤,契丹军又再次扑上来。

如是再三,日头渐高。

契丹步军跟上来已经很久,本在等待其骑兵乱百战军军阵后,给予压倒性一击。然而此时,眼见时间流逝,而骑兵陷入战争沼泽,虽然战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