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0
,前一个是内外蕃汉副总管李嗣源老将军之子,还未及冠就统率一军呢,后一个大家都熟悉,这些年没少在魏州作恶!”
几人的谈话声音很大,落进百合髻小娘子和小丫鬟耳朵里。
“知道为什么这两人会互殴吗?”那人又道。
“你给说说!”同伴都来了兴趣。
“嘿,听说啊,当时是吴铭那小子,在飘香楼外调戏一个小娘子!结果,乖乖不得了,李从璟就从天而降啊,带着一帮兄弟,把吴铭一顿好揍!那吴铭当时被揍得一个惨啊,五官都变形了,满脸的血,还被李从璟‘逼’着向那小娘子道歉呢!你想啊,吴铭是谁,这口气哪咽得下去,当时就叫了两三百人,这才有之后那一幕啊!”
“这么厉害!”同伴被惊讶道,“那这李从璟‘挺’能的啊!”
“还不止呢,听当时在场的人说,那位小娘子事后问李从璟的姓名,他都没说!他做那件事,就是看不顺眼吴铭,根本就不是为了美‘色’!”
“那这李从璟‘挺’神的啊,真是个好样的,狠狠修理了那吴铭一顿,替我们魏州百姓出了一口恶气!”
“谁说不是呢!”
他们这相谈甚欢,旁边百合髻小娘子和她的丫鬟,都已经惊呆了。
半响,小娘子艰难的问小丫鬟,“那日,我们停船的地方,是飘香楼吧?”
小丫鬟已经傻了,闻言拼命点头:“是飘香楼!”
小娘子又道:“当天,那位郎君是从二楼跳下来的吧?”
小丫鬟狠狠点头:“没错!”
小娘子怔怔然又道:“他叫李从璟?”
小丫鬟坚决道:“他们是这么说的!”
小娘子的杏‘花’眼渐渐挣得老大:“今日来府上的李公子,也是叫李……李从璟?”
小丫鬟简直要哭了,“是叫李从璟!”
小娘子呆呆道:“他父亲是内外蕃汉副总管李嗣源?”
小丫鬟跳起来,尖叫道:“小姐,就是他啊!”
小娘子说到这不动了,仿佛痴傻了一般。
“小姐,我们还坐在这儿做什么,赶紧回府啊!”小丫鬟又跳又喊。
“回府。”百合髻小娘子怔怔说了一句,却偏偏没动,小丫鬟急了,一把把她拉起来,风一般跑出了店。
“喂喂,你们还没付钱呢!”店小二在后面追喊。
……………………………………
李从璟很震惊。
在李正引弓搭箭的瞬间,李从璟的表情就凝重起来,因为这位白袍书生,除却手捏一矢,还在脚边‘插’了两支箭。
任圜书香‘门’第,不恃勇力,此时的士大夫阶层,文武已经分流,不再像前汉乃至前秦,士子可上马治军下马治国,但大唐尚武,现又逢‘乱’世,君子六艺仍旧有士子通习之。任圜府上有较武之地,是一处别院,此时空地上立起三个箭靶,俱在五十步开外,排成一排。
李从璟等三人各对一个箭靶而立,身后有府上家丁捧着弓箭伺候,李嗣源等人,则坐在一旁,静静看着三人较艺。院外有颗大榆树,枝繁叶茂,从院墙那边伸过一半枝叶来,树叶在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李正准备已经做好,李从璟再看吴铭,这厮也没闲着,挽起衣袖,卷起衣袍扎在腰间,拿着长弓在手里反复把玩,测试‘性’能,俨然跃跃‘欲’试的模样,看样子倒是没觉得自己会输。
李正准备做得最早,吴铭摩拳擦掌,李从璟面容随和。
“三位郎君,谁先开始?”敬新磨放下茶碗,看了李从璟等人一眼,尖着嗓子问。
三位年轻人相互看去,李从璟和吴铭没有先动手的意思,李正向前走出一步,抱拳道:“既然两位谦让,在下就不推辞了。”抱拳的神态,一反先前的柔弱,凭空生出一股英气来。
李从璟和吴铭抱拳示意,“张兄请。”
张正一点头,清秀如‘女’子的面孔顿时有如虎狼,一脚后撤时,弯弓如满月,也不见他瞄准,一箭迅疾发出,不等众人盯着看那箭矢是否上靶,紧接着又是两声弓弦崩响,待诸人看时,张正脚边两矢已不见踪影,那半空中,三支利箭成了一条直线。
三声轻响,三支利箭先后正中靶心,紧紧排成一列直线,看上去就像是‘鸡’尾上三根羽‘毛’。
“好,好,这一手连珠箭使得漂亮!”敬新磨率先拍手叫好,看向张宪,“真想不到,令郎看似柔弱,竟是文武双全。”
张宪‘摸’着胡须谦逊一番。
张宪将长弓‘交’给身后任府家丁,拍拍手,负手而立,面带微笑,大家风范。
其他人正在恭维张宪,忽听一声嗤笑,众人循声望去,吴铭已掏出五支箭矢,‘插’在脚边,随即拉弓对准箭靶,松弦、拿矢、放箭,动作飘逸,行云流水,快得几乎看不清,最后箭矢入靶的声音响起,众人就见五支箭矢,已然并列入靶。
吴铭使得也是连珠箭,但张正只发三矢,他却能一口气‘射’出五矢,孰高孰低可见一斑。连珠箭讲究速度快准确度高,拼得是眼神,控制力,还有熟练度,更有气力,张正三矢而力尽,吴铭能发五矢,无疑更胜一筹。
张宪脸‘色’立即‘精’彩起来,吴靖忠老怀大慰,毫不掩饰笑出声。任圜往这边看了一眼,没言语,敬新磨击节而叹:“果真是强中更有强中手,吴公子厉害,厉害!”
军中‘射’手,能‘射’连珠箭者不太多,但‘精’锐也能做到,然而准确度和速度都要和张正、吴铭一样高,无疑是很难的,吴铭连发五矢,已是做到接近极致,不怪众人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