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5
他这话说得有些没头没脑,但她却能完全理解他的意思。晚风中她‘露’出一个浅浅的笑容,如盛开在水墨画中的彩‘色’牡丹‘花’。
李从璟看着桃夭夭离去的背影,静默良久,呢喃道:“你将梁子山的信‘交’到我手上,又特意约见,与我‘交’代清楚情况,更愿陪我远赴梁子山。你本没有必要做这么多,但你却偏偏做了,还不是为了我对神仙山徒众多照顾一些?”
李从璟叹了口气,“赵象爻他们有你这样的大当家,是何等幸运。”
二十一教育
回到军营,天‘色’已暮,白日热火朝天的大营已经安静下来。
按照彭祖山的练兵计划,吃过饭之后,军营会安排一个时辰教将士们读书识字,当然,这其中自然会穿‘插’思想教育。军营中识字的人不多,能满足授课要求的人更是寥寥无几,为此李从璟前些时日专‘门’登‘门’淇‘门’四大族,聘请教书先生。这其中的照明费、教师费、奖金,自然又是一大笔支出。
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样的话或许有些空‘洞’,但来自后世的李从璟,拥有这个时代的绝大部分人,所不能比拟的历史观和教育观。他知道这世上太多问题,追根揭底是教育做好或者没做好的问题,在军中,教育更是一把利器。
教育,自然不仅仅是读书识字那么简单,最根本的,它是要教一个人怎样做人。李从璟要以教育来引导将士,树立百战军的道德观、价值观,乃至树立军魂!
李从璟或许不能让三千百战军都接受教育,但他至少要军官们都有机会。以军官去影响士卒,上行下效,百战军的风气才会朝李从璟期望的方向发展。这样的军队,战力会飙升,凝聚力和忠诚度会极大提高,这是二十世纪天朝大革命时代早已证明的东西。
这就是李从璟不惜下血本去做这件事的原因。
到今日,已有部分队正以上军官开始这些课程。
在这样的时代,读书识字被认为是一件十分高大上且光荣的事,是以彭祖山根本不需如何动员,将士们的学习热情就很高涨。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轻轻掀开一顶帐篷的‘门’帘,帐篷里先生正在教授《孝经》,李从璟看到内里众军官的学习态度,脸上逐渐‘荡’漾开一圈圈欣慰而蕴含希望的笑容。
他知道,属于他李从璟的明天,正在一步步向他走来。
………………
“二爷,咱们这样做真的合适吗?要是被都指挥使知道,咱们明日就得在全军面前丢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