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
,去查勘梁军军营。”李荣说罢站起身,向众人下令道:“换上梁军甲胄,开拔!”
审问俘虏也能了解一些敌方军情,但一个寻常斥候能了解的毕竟有限,真正的情报,还是要李从璟等人亲自涉险去收集。对此李从璟早有心理准备。
归刀入鞘,李从璟接过一套梁军的甲胄换上。穿死人的衣服怎么都不是一件令人感到愉悦的事情,当然,只有活人才有权利分辨愉悦与不适。
为了抓紧时间,只片刻休整,李从璟和其他近十个晋军斥候,便再次踏上征程。如果他们想要活命,就得赶在梁军察觉到失去斥候消息、派出后续兵力之前,探明梁军情况,然后回撤。
大白天确实不是一个适合深入敌区的时间,但李从璟等人没有选择,换上梁军甲胄并不能让他感觉到多有安全感,但是转念一想,在这个人命如草芥、父子相残的‘乱’世,恐怕谁的安全感都不会有多大,也就释然。
‘乱’世求存,依仗的还是自己手中的刀。李从璟想,什么时候自己手中有了千军万马,或许自己会安心不少——正因此,他才格外渴望军功。
梁军大营就在魏州城外,此去有小半日路程。
前些时日晋王北上抗击契丹,梁国便趁机发兵河东,一路攻城拔寨,已经打到魏州。李存勖大败契丹后,收到魏州求援消息,率五千亲军‘精’骑,从幽州南下,只五日便到了这里。现在大军在后面。
以斥候脚力,一日可去百里,半日路程怎么都不近了。好消息是,凡大军安营扎寨,一里一‘波’斥候的布置,一般不过从军营向外延伸十里,再远,斥候就没有那般密集,本身也是属于远探。梁军军营十里之外,对李从璟等人来说,还是较为安全的。
一路无话。一个时辰之后,李从璟隐约听到前方响起马蹄声,他向李荣望去,他相信李荣一定也听到了声响。
“两人。”李荣随即报出一个数字。
李从璟并不惊讶,听脚步知人数,对老斥候而言,实属平常,别说两人,就是两百人,都能听出来。
不消说,那一定是梁军联络先前那些斥候的探子。
李荣伸平右手,做了一个挥斩的手势。
视线中出现那两名梁军斥候的身影,李从璟不知道他们是否认识先前那些死亡斥候的面孔,头下意识压低了一些。
距离越来越近,那两名梁军斥候渐渐放慢马速,看来是准备‘交’接消息。等他们发现李从璟等人并无停下来的意图,打出信号想要确定李从璟等人的身份时,他们已经丧失了调转马头逃跑的最后机会。
紧跟在李荣身后的李从璟,和李荣一起‘抽’刀、挥斩、归刀入鞘,整个过程马速并没一点减慢,而那两个梁军斥候,只来得及拔刀,就已命丧黄泉。
在停下来之前,李从璟等人又碰到了两拨斥候,都被众人以雷霆手段解决。只要杀尽看到的所有梁军斥候,梁军就得不到李从璟等人深入的消息,而李从璟等人要做的,就是在梁军反应过来之前,收集好情报撤离。
只是越靠近梁军大营,斥候活动的痕迹明显密集不少,李从璟等人再也无法名目张胆shā • rén,然后曝尸荒野。
远探可杀之,近探就不能杀了。近探者,往往前后相望,李从璟等人再杀斥候,也就不用往前走了。
李荣再次下令让众人停下。他自己登高而望之后,跑回来对众人道:“再往前梁军斥候已是一里一‘波’,我等不能再大摇大摆往前行了。李哥儿,你带人在这里藏好,我带人‘摸’过去。”
说着,李荣指了指道旁的丘陵,“山上视野不错,我等进山,寻路靠近梁军大营,若能看清梁军大营,则是最好。如若不然,三个时辰之后我等还没有回转,李哥儿,你就带人回营!”
众人点头应诺,李从璟却道:“我随你同去。”
李荣这回没有理会李从璟,断然道:“这是军令!”
李从璟咧开嘴笑了,“队正,堪清敌营是多大的军功?你可不能丢下我。”
李荣冷哼一声,“那也得有命回来。”
李从璟笑容更甚,但声音却分外有力,“这本就是一个属于战士的年代,我若拼不起,就不配活下去。”
说着,李从璟靠近李荣,耳语道:“你知道你拦不住我的。”
李荣脸‘色’一变,他知道李从璟指代的是他非凡的身手和身份。
实话说,李荣并不是很理解李从璟眼下的选择。在他看来,李从璟的老子李嗣源已是内外蕃汉副总管,是晋王麾下有数的大将之一,更是先王李克用养子,和晋王情同亲兄弟,李从璟注定一生富贵,即便是想捞军功,又何须如此以身犯险?
他当然不知,李从璟虽然对这个时代不甚熟悉,但却知晓,李嗣源后来虽然命好做了皇帝,但他几个儿子,却没有一个有好下场。至于自己这具身体的命运具体如何,李从璟不甚清楚,但想来也好不到哪里去。再者,在五代这个‘乱’世,子凭父贵本就极为不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