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3.开封府19 虽死犹生。
娇娘哭得声音更大了。
林莱:“………”
辣眼睛还是辣眼睛。林莱深吸一口气,安抚了这“娇娘”两句,让“她”稍安勿躁。
林莱这就去寻她真正的躯壳,到时候还会帮他们换回来的。
林莱接下来就“骑驴找马”,也就是用这具躯壳的血,反过来去寻他的魂。这对林莱来说还是头一遭,她都打算好了,如果这一招行不通的话,她就先带人和驴子先回城内,等找人问清楚这具躯壳的主人姓名后,她再让娇娘的魂魄离体,然后为这具躯壳的主人招魂。
结果,第一招没能成功。
不得已,林莱只能用备用方法。在那之前,林莱忽然想到了她还是个侦探啊,于是她就仔细问了问娇娘,大致确定了她当时的逃跑路线后,就去那附近搜寻了一遍,果然找到了一些线索。
只是她没有见到娇娘的躯壳,好在她找到了衣服碎片,林莱便用这衣服碎片,追本溯源地找到了那件衣裳,以及穿着它的“娇娘”。
啊,这才叫真正的女儿身,男儿魂吧。
林莱连忙叫住了“娇娘”,和“她”对了对口供。
原来这魂叫屈良,是个米商,这次他去附近柳庄收账,不想有对夫妻见钱眼开,暗害了他,等他再醒过来,他就变成了个女的!
这都叫什么事!
林莱又问了问这屈良他的驴子长什么样,屈良的回答都能和林莱知道的对上。
这下案情明了了,还魂还错身。
林莱之后就带着两人一驴到了开封府,让他们俩对着包大人陈述了各自冤情。
等包大人让人前去缉拿各自凶手后,林莱才摸着下巴,看着还没有换回来的两人。她其实有她自己的方法,让他们回到自己的身体里,只是她很想借此见识下开封三宝中的最后一宝,阴阳镜。
那面镜子能够做到拨乱反正。
先前天残老人有给她好好科普过,林莱还发散了下思维,想到自己惠风三宝还差一宝。等一下,那把刀!
那把刀可以算一宝的。
很好很好。
林莱觉得自己又达成了一个阶段性小目标,心情很是不错。
更不错的是等那谋害屈良的夫妇,被开封府的人缉拿过来后,包拯盯着那个丈夫盯了好一会儿,又喊来了包兴一同辨认。
两人都断定那丈夫,就是李保。
这李保乃是包拯夫人李文蕙的家仆,当初他被李文蕙的父亲派遣给包拯当书童,哪里想到包拯在定远县被革职后,这个李保就收拾收拾细软逃跑了,没想到如今他还是犯到了包大人手上。
林莱知道这一渊源后,忽然想到了包大人八字可能被庞太师得知这件事,就问包大人和包兴,那李保可知道包大人八字?
这个李保还真知道,而且等后面包大人严加审讯李保时,李保果然吐露他将包大人八字卖给了庞太师的管家。
这狗才!
可惜的是即使有李保的指证,庞太师还是有话可说,还和林莱先前预想的那样,庞太师说他自己反而有功。所幸官家没有被他的巧舌如簧骗到,不幸的是官家最终只是不痛不痒地说了庞太师两句。
林莱都要翻白眼了。
就冲官家这可以,但不必要的仁厚,她都特别支持到时候白玉堂大闹东京。
林莱自己?等之后有个案件需要她时,她想到这一节就开始拿乔了。
这个案件是这样的,京西北路丰川通判周谨,被冤魂索命,嘎了。
这周谨周通判的岳父乃是户部侍郎唐知序,唐侍郎得知此事后,很是痛心疾首,觉得自己这女婿死的太冤枉了,必须严查。
这件事闹到最后,还叫官家知道了,官家看完奏折后,就将这件事交给了包拯,让他再转交给林莱料理。
林莱过来开封府,看完了案宗后,坐在椅子上并不言语。
包拯沉吟道:“惠风,你的看法呢?”
林莱这才开口:“先生,你觉得这起案件像是异端之案吗?”
她这个形容,让包拯想起来了最开始的乌盆案。那时候乌盆里的冤魂,如果没有包拯通过那古道心肠的张老汉得知他的事,特赦他进入县衙,他是只能被阻挡在县衙外的。而这次那周通判被杀案中,下面的人奏报说周通判乃是在府衙里被索命。想到这里,包拯就说道:“难道说这并非冤魂索命?”
林莱点点头:“十之bā • jiǔ。”
她随后说出了她判断的原因,除了府衙不是寻常冤魂可以进入这点外,林莱又指出:“这上下都说那周通判是难得的好官,若真是如此,那周通判周身威势,便叫寻常冤魂不敢近身了。更何况这奏报上说周通判乃是被冤魂持剑索命,这就更说不通了,冤魂索命通常都是靠暗昧之术。当然,也不排除冤魂附身活人,可这人既然能闯入通判府,当着护卫的面,刺杀了通判还能全身而退,那这活人可就厉害了,又如何能叫一般冤魂附身。同理,若是冤魂有这本事,那他自己上不就是了。还有一点——”
“惠风可是觉得通判府的奏报有语焉不详之处?”包拯接道。
林莱点点头,“尤其是仵作的判定词都没有附上。”
包拯沉吟道:“或许是他们怕担责,又或者此事中有不可告人的隐情。”
他顿了顿后就对林莱说:“官家已经叮嘱下来,故而此事又要劳烦惠风你了。”
林莱没有立刻应承下来。
“惠风?”
林莱慢吞吞地说道:“先生,不管此案到底是人为还是鬼作祟,那我到时候去到那通判府,都得想要那儿大小官吏配合我吧?如此一来,你看我是不是得有个更行得通的身份呢?比如说巡察使秘使什么的。”当然,更重要的还是能使他们配合她的权柄。
包拯一愣:“可这并无先例啊。”
林莱瞪大眼睛:“也就是说你和官家只想让我干活,却不打算酬我于正当权柄是吧?”
包拯转念一想便问:“惠风,可是眼红展护卫的四品带刀护卫之职位?”
“我是不否认,可包先生你更该想若是我到时候遇到紧急情况呢,难道我还得按下不动,得先将情况层层传回开封府和宫中,在由你们做了决定,又层层传给我?那到时候若是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情况,那又该谁来承担责任呢?”林莱有理有据地说道。
包拯皱了皱眉,本来还想说点什么,可他又知晓她的为人,也知道确实会有她说的这种紧急情况。只是巡察使秘使这种职位,从没有过先例。
包拯心念一动,就为难地说道:“惠风你言之有理,可我又如何能做主授予你职位。”他说着却指了指皇宫的方向。
林莱懂了。
她回头就去找官家,对着他一通忽悠。
这里还要感谢下庞太师,他之前自辩时,提到了“邢吉”,说他是异国方士,是间谍。林莱就顺着这个说起那是西夏人,又说西夏天师堂,还有他们武林高手大多为朝廷所用,还有个专门机构。那咱们大宋又如何能落后呢?林莱就进一步提出了六扇门这个想法,还暗示官家这个部门,可以直接对他负责什么的,反正就是给官家画大饼。
官家当然不能说不心动,只是这事儿不小,他不可能自己一下子就定下。
那林莱就退而求其次,提到她想有个巡察使秘使的身份,借此来个温水煮青蛙,好让大臣们以后一步步接受六扇门这个构想。
官家思索片刻后,没有直接同意,却是给了林莱一个令牌,让她到时候能够便宜行事。
林莱:也行吧。
林莱将令牌放进自己的荷包里,她还想着既然这类似尚方宝剑的令牌给她了,那官家就别想再要回去了。
她稍后就去处理那丰川通判周通判身死之谜了,她到了通判府衙后,一见了见周通判的尸身,就知道他是被人杀死的,也就是说凶手只是利用了冤魂索命的假象,来转移他人的视线,模糊他人的判断。
那么接下来林莱就得查查周通判的人际关系,看谁和他有如此仇恨,竟然敢来杀他这个名声似乎还很好的通判。
再一个,凶手用冤魂索命的方式来shā • rén,究竟是为了更好脱身,还是凶手真的存在冤情,想用这种方法来复仇呢?
还有周通判手下大小官吏,究竟在隐瞒什么?
为何他们好像认为周通判就算是被冤魂索命,也不叫他们觉得意外呢?
在这方面,不得不说官家给的令牌真的很好用,给了林莱不少方便。
她很快就捋清楚了周通判的出身和人际关系,此人出身苏州周氏,听说他们家人才辈出,像是周通判自己就是状元出身,他被外放后,一路从小小知县做到了丰川通判,而且他为官清正,深受百姓爱戴。
家庭关系方面,周通判如今的妻子,也就是户部唐侍郎的女儿唐若梅,是他的填房。他的元配夫人姓苗,在周通判做知县时,一次回娘家探亲时,连同他们的儿子和ru母等八人,惨遭山贼谋害。过了几年,周通判才续娶了如今的妻子唐若梅。
林莱微微扬眉,难道这八人之死有问题?
难道周通判为了另娶新妻,而谋害元配?可还有他们的儿子呢?这又怎么说。
林莱稍后还去见了见唐若梅,从她那儿得知她在嫁给周通判前,根本就不认识他,更不可能和他暗通款曲,就是她父亲认识周通判时,也是在他们成亲的前两年,那时候苗氏惨案已经发生了一年多了。
林莱:‘唔。’
她又去从其他地方了解周通判了,发现这个人笃信鬼神,她都在他书房找到了各式平安符数枚。问题就回到了那个问题上,那就是他的下属好像认为他被冤魂索命并不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