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年代文剧本
怀揣六毛“巨款”,孟夕瑶在城里头溜溜哒哒转了半天,感觉自己真是惨得不要不要的。
兜里没钱,她肯定是没办法找地方住了。
这六毛撑死了能让她买顿饭吃。
再多就真不行了……
所以她觉得自己现在当务之急就是想个办法赚点钱,然后找个房子当落脚地。
她没打算就在这个县城里待着。
主要还是因为这里离她刚刚跑出来的那个村子实在太近了,那个村子里头的人平时闲着没事儿也会上城里头赶集什么的,而且她那便宜弟弟也在这边上学呢!
虽然她不是很确定对方在哪个学校上学,但一个小县城,屁大点地方,不管走到哪儿都有可能会碰见熟人。
所以这里对她来说安全性实在是不高。
不过她没钱,想跑远点都没办法,总不能一直蹭人家别人的车吧,真蹭她也不一定能找到可以让她蹭的啊!
她琢磨了一下,觉得按照自己短暂观察的结果,可以找个地方摆个摊,起码赚点车费!
这里的东西在她看来简直便宜的不像话。
她上菜市场溜达了一圈儿,发现就现在这鸡蛋的价格差不多也就是一斤一块多点儿,猪肉牛肉之类的也差不多是一块多,叶菜就更便宜了,一棵白菜竟然一毛二一斤!!
孟夕瑶摸着下巴琢磨了一阵子。
她决定拿点鸡蛋先试试水。
东街口的菜市场人不是特别多,她买了个头巾一围,盖住大半张脸,随后在购物平台买了100个鸡蛋,而后偷偷摸摸躲进巷子里做了个简单的变装,再出来,就提着装鸡蛋的篮子默默躲在了菜市场最边缘的地方。
刚开始的时候没什么生意。
主要还是因为这个时间点已经过了大家伙出来买菜的最佳时间,也就只有那么零零散散的几个人在逛菜市场。
不过她蹲了一会儿,陆陆续续就有人往她这边看,并且试探着过来问价钱了。
“你是鸡蛋怎么卖啊?”
“六毛一斤,准秤!”
“六毛?这么便宜?人家别人最少也得要一块钱一斤,你这鸡蛋不会是坏的吧?”
“您大可以放心,我们家的鸡蛋都是今儿个早上刚从鸡窝里头拿出来的,这会儿都还热乎着呢,不信您摸摸——”
那个时候的人们还挺质朴。
而且孟夕瑶也不过就是卖个鸡蛋而已,他们想着也不会有太多花样,所以最后,还真就有人看这边便宜,来她这边买了。
差不多总重两斤多一点,卖了一块多。
她从购物平台买出来的时候走的是后世的价格,六块多一斤,她一共买了二十斤,花了一百二十六,如今卖出去,肯定是赔。
不过再想想,购物平台的货买了反正花的也是她原本账户的钱,两个时间段的物价都不一样,拿出来卖掉让她换点钱花,也不算亏。
为了不引起人的注意,所以她光卖个鸡蛋都换了好几个地方,每次都只拿出两斤左右,最后足足跑了六七个菜场,把鸡蛋全部卖完以后,手里头也总算是有了七块多。
加上原本的六毛,凑个整,八块。
本来她还想着要不要搞一笔大的,就去附近的饭店问了问情况,不过现在这个时间段私营饭店还没起来,街上普遍都是国营饭店,人家有专门采购的地方。
打听清楚以后,孟夕瑶就放弃了。
她拿着那一堆零钱,仔仔细细地揣进了贴身的兜里,就坐车去了隔壁市。
到了隔壁市,总算是离原本待的那个村子足够远了,孟夕瑶这才放下心来。
她本来想先找个招待所住几天,房子不着急,慢慢找,总是能找到的,结果进去打听了以后,一听招待所一个晚上收费就要两块钱,她吓得扭头就走。
真没想到,两千一个晚上的酒店她都住过,偏偏现在住不起两块钱一晚上的。
说出去都让人感觉心酸。
她拿着手里那八块钱,几乎算是想尽了一切办法,到处找有没有可以租的房子。
没想到,最后还真就让她碰上了一个。
这个时候,除了家里头本来就有房子的人,其他人都是租住在公房里头的,公房的房租不算贵,一个月基础房租也就是三四块,但是孟夕瑶一不是领导,二不是职工,也没有亲戚,显然住不到这里头去。
所以她最后找到了一个胡同里的房子。
基础房费是一个月五块钱,环境不算特别好,不过反正是能住人,而且面积不算很小。
本来她还想着这不会就是个小单间吧,进去了以后才发现差不多是个一室一厅,还有个小小的院子。
不过这个院子是公用,不算她个人的。
但也足够了。
一找到落脚的地方,孟夕瑶总算是能够彻底松口气了,房租给了以后,她手里也没剩多少了,于是赚钱这个问题又一次迫在眉睫。
她在购物平台挑了个复古风的四件套,大红大绿的被褥和印花床单一拿出来,扑面而来的真是满满的时代气息。
趁着院子里现在没有人,所以不会被人发现她没有出去买东西就有了一大堆的生活用品,她把一切盆盆罐罐都给买了回来,其中不单单有茶杯、牙刷、洗脸盆、热水壶,还有一些做饭必须用到的厨具和锅碗瓢盆。
东西备齐了以后,她想着这个时候的人们邻里关系一般都挺亲的,索性先弄点东西出去送送,和大家认识一下。
这要是往后万一再碰上什么事情的话,也好方便找人,有个照应。
所以尽管她已经很累了,还是得撑着。
孟夕瑶在客厅里摆了蒸笼,打算还是弄点包子出来,就弄一种韭菜鸡蛋的,再弄些猪肉大葱的,吭哧吭哧揉了面,开始弄馅料。
她这也真是个天生的劳碌命,不管到哪儿都得忙活。
不过也幸好是她有一门手艺,适应能力强的很,到哪儿了都饿不死。
辛苦揉面做馅料的时候,她忍不住又开始怀念当少奶奶的那段日子,那时候可真是十指不沾阳春水,只需要舒舒服服的躺在家里头,就有人把吃的送到跟前。
要不是因为时代的特殊性,她说不定就没那么想回家了。
但现在,说这也是白说。
她又成了光棍一条,还是得老老实实的靠自己,才能在这里找一条生存之路。
...
把包子蒸好以后,孟夕瑶回忆了一下周围大概有几户人家,然后就弄了个这个时代最常见的那种红色小盆,端着包子出去打招呼了。
她隔壁住着的好像是一家五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