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六章 扭转局面
可杨真卿是老谋深算,他清楚的知道,现在他不能开口反对,至少不能是第一个,这里面的门道可就多了,如果他反对了,这件事没成,那当然是好,可如果反对了,这件事最后成了,那就是坏事。
这对自己的威望的打击太大了。
而且现在的情况,杨真卿还没有彻底的确定,封册神明,承认神明,这件事究竟是不是一个风向?
楚弦肯定是想要将这件事搞成一个风向性质的事件,因为没有人能阻拦这种风向,如果是这样,自己再开口阻拦,等于是成了出头鸟。
哪怕自己位高权重,不怕这个,但也不能做这种掉份儿的事情。
所以杨真卿立刻就做出了决定。
这件事,不赞成不反对,至少在其他人跳出来反对之前,自己不能开口说话。
如此,杨真卿沉着脸,不吭声,看似是再沉思,但却是在等其他人的反应。
只是能在朝会上的官员,又岂是愚蠢之辈?
这时候没人再唱反调,哪怕是之前出言反驳甚至是训斥楚弦的那些官员,此刻都是一副之前事情不是自己做的样子,开始装傻,总之,就是没人再出来反对。
他们倒不是认同,只是都是太聪明了,太精明了,以至于精明过头,和杨真卿一样,总想着是让别人先带头反对,可都这么想,这头就没人带了。
有的时候,这时机是稍瞬即逝,如果这时候有人能跳出来反对,说不定反对派还有一线胜算,可因为没有,所以这个时机错过了。
错过的标志就是有首辅阁的仙官,公开表示支持楚弦的政见。
头一个开口的,居然不是萧禹,而是玉将军润伯然。
这位儒雅无比,却又实力高强的将军此刻道:“我虽厌恶神明,但不得不说,楚弦所讲,的确是符合目前情况的,之前没人敢提,是因为没人敢忤逆圣祖的决断,可刚才楚弦也是列举了不少圣祖后来的言论,当中都表明不可维持一种规矩不变,该做出变革的时候,就必须要有决心来推动这件事,所以说我认可楚弦的意见,这件事上,楚弦的确是在为圣朝思谋,应该支持。”
有人开头,而且还是首辅阁内重量级的存在,那接下来,天平就开始倾斜了,而且倾斜的速度,远远超出那些反对者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