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水灾
“这样能逼迫更多的自耕农和地主彻底的破产。”叶雨茗前几个月参加了对琼山、文昌等地的田亩清丈工作,对当地的农业状况很不满意――总得来说琼山县的农业生产环境和条件比之于临高要好得多,但是单位亩产却高得有限。远没有发挥出应有的生产力来。
吴南海有些不安的挪动了下身子:“这个不大合适吧?虽然我也赞成土地集约化经营,但是这么干是不是有点……太……吃相不好看?”
叶雨茗说:“管它呢,反正琼山是新解放区,正好利用这个机会好好的清洗一番当地的各阶层……”他慷慨陈词道,“从长远看,我们应该把消灭自耕农作为终极目标。”
“消灭小自耕农?!”吴南海等人都有些吃惊。
“不错,最终目的是农村彻底的二级分化。”叶雨茗站起来转了几个圈子,“有能力,有技术的人,会进化为集约化农场的农场主。没有能力的,彻底的转化为无产阶级――当工人。产业工人或者农业工人……”
自耕农――也包括土地不多的中小地主在中世纪是王朝稳定的基石,他们是国家赋税和兵员的主要来源。自耕农组成的军队一直是王朝军队中最有战斗力的。凡是自耕农数量众多的时代,往往也是王朝最为兴盛的时期。
但是小自耕农的经济地位极不稳定,在赋税和兵役的双重压迫下,他们的破产速度加快了。一旦王朝进入稳定期,土地开始兼并集中,小自耕农的数量就会逐步减少,王朝也就随之进入衰败期。直到一场新的dòng • luàn促成土地的重新分配。
元老院对农村的政策总得思路是“土地集中化”,未来的穿越国家不需要一大批自耕农,但是对自耕农的态度上则有“消灭派”和“扶植派”两大派别。
总得来说,扶植派的声音不大,消灭派的声音渐渐占据了上风――因为不论是文还是马,对土地集约化经营和控制人口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当然在细节上略有不同,马千瞩的农业野望是彻底的集体农庄化,而文德嗣的农村蓝图是土地和人口被完全固定的“标准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