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节 教堂的另外一个作用
有了这样一个村民聚会的地方,讲习所的队员就很容易的混入大众当中去了,“交朋友”、搜集社情比以前更为容易便捷了。很快的群众工作就有了进展,队员们搜集到了不少基本的资料。
遗憾的是杜雯和董薇薇这两个穿越众在这件事情上却插不了手,连女人最合适开展的妇女工作都难以开展。这里不比盐场村,有谭家长辈做介绍,杜雯能够轻轻松松的和谭小芹大谈妇女解放问题,她们即不懂针线,又不会纺纱,临高话也说不来,和当地的妇女根本聊不到一块去。去教堂里坐坐和人说话闲聊也不成功――大家都对她们有些畏惧,毕竟人是“女官长”。
董薇薇想了半天,决定还是发挥自己掌握的一点中医药知识来接近群众,她手里有几本中医药的常用诊疗手册,而且她是家传中医,还学过点推拿和针灸方面的东西。现在可以拿出来运用。
杜雯想不出什么办法就充当了她的助手――她别得没有,力气还是有的。学学推拿之类无碍。两个女人便在教堂里摆摊行医了。这个举措立刻受到了很大的欢迎:农村地区普遍缺医少药,妇女更是很少有看医生的机会,多少都有病痛。董薇薇发现自己已经成了一个全科大夫,靠着过去的一点积累在行医了,每天都要接待好几个女病患。这让她不时的陷入一种恐慌之中,生怕自己什么时候把人给医坏了。
事已至此也不能退缩,她便写了一封很恳切的信给卫生部,要他们把唯一的中医药人才刘三给派来帮忙,至少解决下药物的问题。眼下她开方子和没开也差不多――抓药要到县城去,而且农民也不是时刻都有现钱的。
但是即使这样,当地人也对她们的举动十分感激了。她们终于能够直接接触到当地的群众了。
两个女人没ri没夜的地工作。马灯常常是彻夜的亮着,反复地研究从各个渠道搜集来的材料。杜雯拿来做文件柜的箱子里已经开始堆积起不少的书面材料。她的笔记本里充满了一些类似的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