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轻工业的方向
今天能够偶遇苏远山和陈静,也是他没料到的。但正如他所言,既然遇到了,甚至苏远山居然还能认识自己……那他自然就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盛名之下无虚士,这二位的大名早已经随着远芯的崛起而传遍国内——而最让领导看重的是,远芯的崛起是干净的,是建立在智力和科技之上的,她不像某些企业那样是靠着关系和投机取巧而崛起。
——这也是远芯为什么能够获得来自最高层的赞赏的根本原因。
因此能够和这两人一起吃饭,就算不能拉到投资,能够听这两位国内顶级的企业家聊一下他主政的省市的经济情况和发展情况,那也是大有裨益的。
“确实,目前各地都还是以招商引资为主,顾不上产业规划。”领导放下筷子,望向两人:“二位有什么好建议没有?”
陈静又不留痕迹地看了门外一眼,轻声道:“建议就不敢当了,作为一家半导体科技企业,远芯自身也是有产业方面的局限性,我们只能被动地去寻找适合产业发展的土壤。”
“不过我倒是觉得,如果跳出远芯涉及的行业来看,沿海地区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地理优势,集中引导和规划出口型企业。”苏远山插嘴道:“譬如服装鞋袜手工艺品等轻工业产品,我们目前最大的优势就是成本便宜,特别是人力成本便宜——这些产品一旦进入海外市场,对于国外的同行来说是毁灭性打击。”
领导被苏远山这句“毁灭性打击”逗笑了:“真有那么强的竞争力啊?”
“真有,而且从让老百姓脱贫致富这点来说,轻工业是最能够立竿见影的手段。国内目前的轻工业发展虽然很迅速,但缺少一个明确的突破方向。”苏远山抿了抿嘴笑道:“我们毕竟是唯一超过十亿人口的大国,我们有资格拥有这个世界上最完善的工业体系——无论是高科技,还是重工业,亦或者是轻工业。”
听到苏远山说到“有资格”这句话时,领导眼睛一亮,轻轻拍了一下桌子:“说得好——听说你在t大和p大演讲时,也是对咱们国家充满着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