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逢雨(一)
西胡使团走后几日,各国使团陆续踏上回程,而因为进献传国玉玺有功,被封为秦国公的前蜀王,终究没能挺过这年的夏天,一病而薨,被追封为楚王。
差不多也是夏末,中书省派去调查徐文斌的官员也回到了京城,坐实贪财和杀降两项大罪,此外,也有人告发他抢夺民女等罪行,百官朝上商议,都奏请处死徐文斌,倒是皇帝思量再三,念及旧年军功卓著,又是初犯,只下旨降职留用,以观后效。此外,西路军中众将,凡是被告发曾抢夺了蜀人财物的,都被勒令退还。
旨意下发的那天,西京已经连着下了五六天的雨,景云臂上旧患处疼痛难忍,已经几日不能上朝,怀瑾去探望时才知,小医圣去了京郊山上,说是采药制药,穆家去人请了,只是山上的药庐中只有几个童子守着炉子,虽然着急,也莫可奈何。
“阴雨绵绵,怎的这个时间去采药制药?”怀瑾皱眉,她不懂药理,只觉得这样的雨天进山,道路难行,采药未免危险了些。
“林先生做事自然有他的道理,”景云半卧在床上,脸色略有些苍白,倒是说,“高人异士,不能以常理衡量。何况我这个也不是什么急症,不过最近天气变化,旧伤些许不适罢了。”
“可是逢变天,就如此吗?”想着蜀地一行,由夏至冬,确实有时见景云面色不好,可那是她的心神都在行军打仗之上,便是看见了,也从来没多想多问,怀瑾不免愧疚,“在蜀地也是,你怎么不说?”
“也不是次次变天都如此,只是偶尔。”景云凝视怀瑾,见她神色忧虑,心中忽然不觉得疼痛难忍,倒觉得微微的有一丝清甜萦绕,忍不住低低的声音说,“蜀地征战时时刀光剑影,这点小事哪值得你来分心。”
“你也真是……”怀瑾一时不知该责怪他不爱惜身体,还是其他,“那林先生入山采药,可说了几时回来?纵然他不在京城,太医院里那些个太医呢?可请来瞧了?”
“请谁来瞧,也不过针灸、热敷,倒闹得人尽皆知,何必呢。”景云摇头,“过两日天晴自然就好了,你也不用担心我,这几日忙你的事情,等我好了,倒是趁着早秋,天还不冷,叫了崔二他们出城去转转,想来各家庄子里都有新鲜的蔬果下来了,咱们也去转转,散散心尝尝鲜也是好的。”
“可别提去庄子,每次一提,必然有这样那样的事,”怀瑾想想景云已经不止一次邀她去他的庄子了,可总不能成行,“你好好歇着吧,我也不扰你了。”
一时告辞出来,回到府中,到底忍不住唤来侍书问他,小医圣在山中的药庐具体建在哪里。
那人走之后,京中的暗线收集到了消息便转到了她这里,不过她留意了一阵,发现尽是些看起来鸡毛蒜皮的小事,各大宅门的阴私居多,她不免疑心,转过来的不过是一部分情报,真正的重头,不知是还掌握在他手中,亦或是连他也无力掌控。不过知道小事也有知道小事的好处,比如现在,侍书领命,也不过出去了一顿饭的功夫,就拿了地址给她。
出城二十里进山,山路十余里,平日里骑马走快些,大半日就能往返,不过雨天到底不便,怀瑾计算了一下时间,嘱咐侍书一句,若是夜里回不来,明日有人问起,只是她趁着休沐,出城打猎去了。
却说山路难行,入山没多久,马已经无法前行,怀瑾只能松了缰绳,将小红马放开,任由它自在吃草,找地方避雨休息,自己则披着蓑衣,徒步前行,待找到药庐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药庐建在山间一块空地上,不过几间茅草屋,这会细雨蒙蒙,院中无人,屋中则黑漆漆的,安静得有些吓人。
“林先生在吗?”柴扉之前,怀瑾停下脚步,提高声音问了一句,“陈怀瑾求见!”
“林先生?”
屋中无人应答,隔了一会,怀瑾又问了一声,略提高了音量。
一点微弱的光,终于自窗中透出,半晌,有小童出来,隔着门打量了她片刻,方才说,“先生请您进来。”
怀瑾心目之中,这药庐也应该和京中上次她求医时的屋子一样,药香四溢,所以,推门进来时,扑面而来的酒味几乎呛了她一个跟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