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35
旋律,以求“新鲜感”。
因为在练习过程中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了右手上,他又玩起了“变调”——给他任何一首曲子他都可以从任何一个调上开弹。
又或者是通过分解、改编旋律和指法,通过右手的高速跑动和左手三根手指的少量配合来完成一些“不那么复杂”的曲目。
用临清龙的话说,这些都是柯蒂斯的学长们玩剩下的,当年双手健全的时候他没有将精力放在这方面,而现在只剩下一只手了,也就只能搞搞这些“小花样”。
临清龙以一种很落寞的口吻讲述他受伤后一天只练琴两个小时的而且在开始培养杜晨飞之后又将时间缩减了一半甚至在杜晨飞来“做客”时都没有练习的“堕落史”。
杜晨飞黑脸了:这都叫“堕落”了,那你让全球那么多一个星期还不见得能练习两个小时的业余钢琴师们情何以堪啊!
好吧,相较于在手受伤之前每天练琴十二个小时以上,除了吃饭睡觉上厕所以及必要的出行之外,所有的时间都用在钢琴或音乐相关的练习强度来看,每天两个小时确实是不够看了。
但是,大哥,你那时候可是以霍洛维茨为目标的专业的顶尖的钢琴家啊!
就算是专业钢琴师也不见得每个人都坚持每天十二个小时地参阅音乐吧!
果然,天才都是百分之一的天赋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铸造出来的。
杜晨飞不敢吭声了,好在临清龙没有将杜晨飞一天“只”练琴一到两个小时的“散漫”生活拿出来说事,大概临清龙心中还是很清楚业余和专业的区别吧。
这些事情对于杜晨飞来说都是难以想象的,但这并不是临清龙在唬人,而是他们所接触的世界差太多。
在柯蒂斯,每个人都是天赋超群、努力好胜,一天练习十二小时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高强度弹奏是基本功,变调是小花样,和国际一流交响乐团合作稀松平常,能从交响乐里听出换气失误的人一抓一大把。十四岁的临清龙曾经也很狂妄,但是到了这里才知道什么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谁也不会知道眼前那个其貌不扬的人会不会用平淡地口吻问你“k331?好啊,从哪个调开始弹?”或者是“野蜂飞舞?好啊,几倍速?”。
于是很自然的,临清龙在进入柯蒂斯的第一天就学会了内敛和谦虚,更加的努力,更加的勤奋,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维持住那一点点来源于天赋的优势。
临清龙说:“不是我贬低你,但如果有一天你能到那些顶尖的音乐学院去学习一年——不,甚至只要一个月,你就会知道自己有多么卑微了。”
在音乐这片海洋里,任何人都只是一只渺小的游鱼。
第38章
杜晨飞近乎闭关地待在临清龙家中苦练钢琴,也算是体验了一把当年临清龙每日十二小时练琴生涯的滋味,他几乎不能想象临清龙是如何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坚持下来的,短短几天他就已经受不了了,指尖从骨头里痛出来,腰也酸的快要断掉似的,虽然每天晚上都有临清龙帮忙按摩,却还是累得不行。
“临大哥,我真是太佩服你了,当年你怎么坚持下来的……哎呀,疼……轻点,轻点……”
杜晨飞抱怨着,临清龙只是微笑。
柯蒂斯有一种让人自发向上的压力,那是一种来卓越的竞争对手的动力,更何况那时候临清龙可是以钢琴为梦想的,手指弹破了也只是贴上ok绷就继续,这点小痛算什么。
不过说起腰疼,临清龙倒是想起了另外一件事:“长时间久坐确实对身体不好,我十二岁的时候就感觉脊柱有点问题,我哥哥建议我练习瑜伽整脊。所以我从十三岁开始,每天清晨和睡前都会练习一个小时的瑜伽。”
杜晨飞做出一个牙疼的表情,说:“呀,我听说瑜伽练起来很疼呢!”
“呵呵,不会,十三岁的时候韧带还很软,大部分动作都能比较轻松的完成,练习两三个月后韧带就完全拉开了,再困难的动作都没问题了。”
“那有效吗?”
“有效。后来脊椎慢慢就不疼了,而且睡眠质量提高之后睡眠的时间也少了,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
“那现在还练吗?”
“没有了,手受伤之后就没练了。”临清龙说,“那时候我学习瑜伽完全是为了练琴服务,所以当我不再需要练琴的时候,我也就放弃了瑜伽。说起来还是挺可惜的,以前俯身可以很轻松地将上半身完全贴在膝盖上,现在里了十万八千里了。”
杜晨飞歪头想了想,觉得很不可思议,他很难想象临清龙做瑜伽的样子,他印象中练习瑜伽的男子都应该是像苏小妖那样妖娆阴柔的才对。
其实杜晨飞也很难想象临清龙少年的模样,仿佛临清龙这样的男人一出生就该是成年人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