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八章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孔颖达一咬牙道:“此事也好解决,可以让天下的私塾稍加改造,便可成为小学,单凭学生的束修便足以支撑夫子的俸禄。”
在通常的时候,孔家是和世家站在一起的,可是如今牵涉到孔家的兴盛,孔颖达自然毫不犹豫的为孔家考虑。
墨顿附和道:“至于蛮夷之地,可以选择改土归流的三个僚州作为试点,如果切实可行,则可以向西南各僚甚至整个大唐推广。
民部侍郎冷笑道:“如今修建渭水大桥已经将民部掏空,三个僚州的学舍和夫子你墨家出钱?”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墨家自然愿意尽一份绵薄之力,墨家村愿捐给红十字会一万贯,以供在其在僚州修建小学,聘请夫子。”墨顿正色道。
墨家主动出钱自然不太合适,然而若是由红十字会出面,则十分恰当,也不会引起三州的警觉。
“哼!”杜楚客冷笑道,“三州之地,屡经战乱,僚民穷苦,就算是你墨家出钱修建了学舍,也不见得有学子缴纳得起束修。”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三州困顿,然而致富乃是墨家的强项,墨家同时会向其传授墨家墨技,定让三州改变贫穷落后之状。”墨顿昂然道。
孔惠索不甘示弱道:“草民亲自带头以身进入僚州,宣扬教化礼仪,并实地试验并编撰言同音,为大唐编出一本切实可行的声韵之书,教化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