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第六站:“巴别”(04)
如果罗丹创作的沉思者也坐在马桶上,跟木慈很可能会在某个瞬间重叠在一起,他们都有着庄严肃穆的神情,跟深沉的目光,还有极度痛苦的情感。
当人恢复理性的时候,沉重与苦难就随之而来。
木慈决定先漱个口,再洗个澡,水龙头没有流出任何血水,外头的双人大床底下也爬不出任何怪物,考虑到床是实心的,除非那只怪物是纸片人。
他在自己没注意到的情况下,松了口气。
当木慈围着浴巾出来的时候,晨曦被悄然放出山与海的囚笼,孕育着一轮还有六十亿年寿命的太阳。
他站在床边按下开关,纱帘跟遮光帘随着程序指令缓缓分离,发出令人不快的摩擦声,天空的尽头,浓烈燃烧着的黄矮星缓缓升起。
它在每个黑夜死去,又在每个清晨再度诞生。
每个人都被太阳所笼罩,可没有人接近过它,木慈着迷又困惑地看着那轮日光,不知道浑身而来的激动跟战栗是从何诞生,这无数个平淡的日夜,他都曾看过相同的风景,早就习以为常,可心脏却不合常理地激动万分,无序跳动。
一种贪婪的渴望在木慈的胸膛里酝酿着,可他搞不清为什么。
难道是因为意识到可能世界末日,他突然就觉得人生美好起来?
木慈站在窗边看了半个小时的日出,风景没有山上那么好,不过也很难得,特别是当太阳从两边的高楼大厦里缓缓拥挤着升起来的时候,让他想到了《指环王》(又名《魔戒》)三部曲里的最终大反派索伦。
于是他摇摇头,走到桌子前坐下,然后打开自己的电脑,在搜索引擎里输入“巴别”两个字。
跳出来的最首要信息是:巴别(《创世纪》中的城市名)。
“他们说,来吧,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上。”
木慈挪动鼠标,跳转到“巴别塔”之中去。
巴别塔的故事很简短,不多会儿就能看完,总结只有两条,巴别塔创作出来,是创作者为了解释为何人们的语言不通,还有一个说法,则是人类的狂妄自大,挑战神的领域,将会混乱跟失败的收场。
那时,天下人的口音、言语,都是一样。
他们说:“来吧!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上。”
耶和华说:“看哪!他们成为一样的人民,都是一样的言语,如今既作起这事来,以后他们所要作的事,就没有不成就的了。
我们下去,在那里变乱他们的口音,使他们的言语彼此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