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
现在方长庚上私塾都要花钱,起先方万明还不肯收,方长庚表示不收就不念了以后才肯接受,因此这里就要二两银子打底,再加上笔墨纸砚以及买书本的钱,一年下来需十两以上。
这回去县里考一次试,客栈三百文一天,加上吃食路费就用了三两,更不说之后还要去府城、省城,怎么算都是个无底洞。
种地一年总共就那么点收成,怎么也不可能再生出钱了,加上织布、卖药材也只能勉强应付现在的局面而已,以后可怎么办呢?
眼看小李氏眉头紧皱,方长庚开口道:“娘,银子的事您就别操心了,我会想办法的。”
小李氏不赞同地看着他:“你现在读书要紧,别想些乱七八糟的。过阵子你爹再去镇上打短工,娘也打算捡起绣活儿,供你上学还不是问题。”
方大山在一旁应和:“你娘说得没错,你就好好念,考个秀才回来比什么都强!”
方长庚知道自己说什么他们都不会听,只有自己真的拿到银子才最实在,便也打消了劝说的念头,决定专心学业之余开始攒钱,等府试一过就想想种药材的事。
第二天也在家里度过,吃完晚饭,方启明和方长庚又踏上了回永镇的路。
进了药房,学徒小高正趴在柜台上眼巴巴拼一张纸,方启明过去问:“这什么?”
小高烦恼地叹了口气:“袁大夫开的药方,让我给人家府上送去的,一个愣神就撕坏了。”
“那再抄一张呗。”
小高更郁闷了:“就我那字,和袁大夫写得也差太远了,人家看了还不笑话咱?”
方启明也有些郁闷:“我就更别提了……这忙我可帮不上。”
方长庚看了看:“我来吧。”
小高一抬头,顿时笑了:“我怎么忘了咱这儿还有个小童生呢,来来来,那就劳烦小先生帮我这个忙了。”
方长庚接过毛笔,到桌边坐下,按着药方一字一句抄下来,小高在一旁看着,嘴里啧啧称赞:“我看你这字写得比袁大夫还好。”
方长庚放下笔吹了吹,等墨迹干了递给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