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鉴宝大师 > 第四百八十三章 有古怪

第四百八十三章 有古怪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看了一下,这会儿再转战八德路时间已经有点紧张了,就干脆打车回到酒店,拿出机关盒,开始研究起来。

“周、御、后、窑……”

李逸皱起了眉头,从他能辨认出来的这几个字判断,难道里边藏着的竟不是什么有关黄桥兵变或者是其他的信息,而是后周的御窑?

忽然心中一动,后周的御窑,那不就是柴窑吗?

柴窑是五代十国皇帝周世宗柴荣的御窑,据记载创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初年南河中州。但及至目前,尚未发现任何实物传世,而且其遗址也一直都没有被找到。

据记载,柴窑瓷器“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滋润细媚有细纹,制精色异”,其质量还在“柴汝官哥定”五大名窑之上,为古来诸窑之冠!

然而,不要说是完整器,即便是现在存世的一些残器碎片,是否是真正的柴窑,也都还存在着一些质疑的声音。

但根据明清两代的诸多文献记载,柴窑应该是确有其事。虽然这些文献里边,对于柴窑瓷器的某些描述存在着互相矛盾的地方,但可以确定的是,柴窑应该是青瓷。

有关柴窑的消失,专家也根据相关历史文献做出了推断,他们认为,原因应该主要有两点:

一是柴瓷的流布范围极为有限。柴荣曾规定,烧制出来的合格瓷器只允许在宫廷里使用,残次品全部当场毁掉,不准流入民间。

二是赵匡胤建立宋朝后,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正是基于这一执政理念,赵匡胤登基伊始,即诏令关停耗资巨大、污染严重、破坏环保的柴窑,并遣散相关工匠人员,由此才造成了柴瓷的失传和绝迹。

那么,这张羊皮纸里,藏着的究竟是什么呢?

是柴窑的窑址所在,还是柴窑瓷器的秘方?

皱了皱眉头,不管是这两个中的哪一个,只要事关柴窑,这秘密就弥足珍贵!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