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部分
太习惯了。
太习惯拿起笔,就在纸上写他的名字,就像是与生俱来的习惯。有时候和暖暖一起去买水笔,都会习惯性地写“季”这个字试笔芯,暖暖每次都笑她果然是真爱,竟然不写自己的那个“纪”,反倒写季暖暖的那个“季”。
只有纪忆清楚,自己写的是他的姓氏。
粉笔在黑板上停着,还是没敢继续。
她心神不宁地扔掉粉笔头。千万别看到刚才那一笔,千万不要……如果看到了……
这个念头在心里一个角落疯狂滋长出来,蔓延开来,紧紧缠住她整颗心脏。
忐忑和期盼,两种情绪纠结着,让心变得沉重。那里灌注了太多情感,起搏的如此艰难。
“快九点了。”季成阳的声音,在身后告诉她。
“嗯。”她攥着自己的小粉笔头。
季成阳走上来,一步迈上讲台,也从灰尘里巴拉着找出了一根黄色的粉笔,也在手里把玩着,似乎也想写什么。她在月光里,在月光里飘荡的尘埃里看着他,心疯狂跳动着,可就是不敢继续说话,只是盯着他衬衫的第三颗纽扣,轻声呼出一口气。
她觉得浑身血液都在疯狂流动着,不能停止。
粉笔落在黑板上的声音。
季成阳一言不发,就着她刚才的那一笔,写下了自己的姓,然后笔锋一转,几笔就添了另外的一个字。季成阳两根手指揉捏着那根黄色小粉笔头,低头看她,看着她额头微微分开的刘海,似乎轻轻叹了口。那声轻叹,有着想要掩饰的感情,似乎很轻,也很重。
“是不是想写这两个字?”
两个?
她抬头。
月光里,黑板上,真得有两个笔风劲透的字:
是……“季”和“纪”。
作者有话要说:为毛写的有点儿心钝钝地疼……
我开了一篇《一生一世,梵唱》,可能因为这里感情到深度,我有些难以为继,所以开了一篇新的调剂。一直以来我习惯双开文,也是因为要互相调剂。
不过,阳光是主更,这个不会变。因为对这篇文爱的深沉,扶额……
第三十章藏在心深处(2)
两个字,“季”和“纪”。
她发现了一个微妙的巧合,这两字的起笔写法,都是一撇一横,只不过一个是分开来,一个连了起来。而这两个字就被写在了她小学教室的黑板上,这块黑板,曾写过很多她曾学过的英文单词,数学公式,现在,就只有他和她的姓氏。
“嗯,”纪忆轻轻呼出一口气,觉得心都跳得有些疼了,“我……就是想写这两个字。”
季成阳笑了一声,将黄色的粉笔头放回到粉笔槽,抬起手腕。
他在看时间。
这个动作她很熟悉,也很配合地四处翻找黑板擦,可是没有找到,怎么会只有粉笔没有粉笔擦呢?她转身要去翻讲台下的抽屉,被季成阳拉了回来:“不用擦了,一会儿我把门锁上,谁都不看到了。”
不擦吗?
可是……
季成阳轻轻在她身后拍了拍,示意她可以走了。纪忆有些心虚,最后瞄了眼黑板上的字,还是听话地离开了这间教室。季成阳随手撞上门,啪嗒一声落了门锁,今晚的一切都像是个秘密,被关在了这扇门的背后。
季成阳开车将她送到附中,已经是晚上九点。
“我送你到校门口?”
纪忆想了会儿,摇头:“我自己走过去吧,这里天桥和马路都很热闹,很安全。”
纪忆跳下车,绕到驾驶座这侧的车窗外,和他道别,然后背着双肩包自己一个人走上过街天桥。他手搭在完全敞开的车窗上,隔着前挡风玻璃看见她一级级走上天桥的红色台阶,然后慢慢经过天桥上卖光碟、娃娃、杂货的地摊,目不斜视。
也不算目不斜视,她总会看向这里,这辆车的位置。
季成阳摘下帽子,扔到副驾驶座上,仰头靠上座椅靠背,手指有一搭没一搭地敲着车门外的那层金属。经历过战争炮火的人,一年的历程都仿佛是疾行,能赶超普通人十年,甚至是二十年经历,他希望看到和平,希望世界上所有的死亡都再和枪炮无关,他希望有朝一日自己的镜头下都是简单而幸福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