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上奏
所谓的粮食,就是一些草籽之类。唯一看的过眼的,大概就是各种肉食了。
因为要储存,好多人都在搬着肉在火堆上熏烤。
看起来是个丰收图,可是真的看清这些住民的样子后,李承乾已经不知道要说什么了。
衣不蔽体啊!
好多的汉子,就穿着短裤一样的麻裤,暴露在外的皮肉早就晒得黝黑。而妇女,穿着就像是后世的连衣短裙,下摆连膝盖都不到。这也就是山里,若是在外面,这样的装束是要浸猪笼的。
两个被当成礼物送出去的小女孩,进入寨子后就没了踪影,再出现时,也换上了连衣裙一样的麻衣。
走到一个木屋前看了看,牛进达叹了一口气,不知道说什么好。
这样的屋子,御寒效果很差很差,冬日里大概只能靠生火取暖,可木屋里生火,还要冒着被烧死的风险。从好多新木屋下的焦炭来看,这样的悲剧已经发生过了。
见一行人久久不知道说什么,刘杨就知道他们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
无可奈何的笑笑,刘杨道:“也就是这个样子了,虽然在这山里生活的很苦,但是不用担心会牵扯到战乱里。曾经我们附近的一个村子,就是因为不肯送粮食给一路大军,一夜之间就被屠戮了。到了老夫的村子时,老夫劝左邻右舍交了粮食,趁他们再来要粮之前,一起搬进了山里。”
说起往事,刘杨的眼眶就有点湿润。
铁锤扛来的野猪,在刘杨的引导下被送到了熏肉火堆的附近。
他们储存的肉大多是野鸡野兔之类,像野猪这样的猎物,除非是陷阱,否则很难抓到。
在一边目睹了一头野猪从头到脚没有一点浪费的全被利用起来后,李承乾久久不知道该说什么。
伸手拍拍李靖,李承乾小声说:“卫公,您帮我问问,他们有没有出山的打算。”
李靖点点头,对刘杨拱手问道:“刘老,你们在这深山里过的这么难,有没有想过出山入籍?现在已经没有了战乱,出山的话,已经不用担心生活以外的事儿了。”
刘杨听到这个,连连摇头:“不能出山啊,不能出山啊。且不说我们流民拖欠朝廷的赋税,就是出山后,也没有地能种。以前有地的时候,还只是勉强糊口,现在地都没了,怎么活命啊!”
牛进达忍不住对李承乾说:“殿公子,按照律法,流民出山,是要被编进贱籍的,贱籍者自然不可能拥有土地。武德年间虽然推出过政令,流民出山入民籍,但是分地的事儿,却还是没提。”
见李靖已经跟刘杨聊起来,并且离开了这里,李承乾才说:“这怎么能行啊,难怪咱们大唐的户籍只有两百万户,休养生息了九年多还没什么起色。我就说,感情统计的时候是没把流民统计进来啊。地?现在缺地?您也是有地皮的人,您说说,您的封地里,土地种的过来嘛!”
自长安出来,荒芜的田地见的也不是一块两块。
就是这么怪,明明有土地,却没有种地的人。自汉朝以来几百年的连续战乱,将本来地比人值钱的格局,硬生生改成了人比地值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