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耽美女生 >重铸清华(重生之我是慈禧) > 第837章 会议前夕(一)

第837章 会议前夕(一)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光绪皇帝猛地瞪大了眼睛,慈禧太后似乎十分淡定,“俾斯麦去职是可以预见到的,不过没想到是选在了柏林会议的前头,实在不给威廉二世面子啊,这样的话。”她继续敲着炕桌,“柏林会议的变数实在是太大了。”

威廉二世开始统治德意志和普鲁士时还不到30岁。作为一个大帝国的统治者,这很难说是成熟的年龄。不幸的是,威廉的精神比他的年龄更不成熟。他的父亲十分清楚地看透了这一点,因此当威廉一世和俾斯麦试图让小威廉过早地掌管外务部门时他表示反对。“考虑到我的长子不够成熟和缺乏经验,他对自己过高的评价表明了这一点。”1886年时他写信告诉宰相,“我只能说这么早就让他接触外交问题是危险的。”小威廉应当跟着父亲先熟悉国内的状况,而不是在政治领域运用他的鲁莽和过于轻率的判断力。然而宰相对腓特烈的建议置若罔闻,随后发生的事情才证明这位父亲的话多么正确。

俾斯麦外交政策的核心,就是最大限度孤立法国,把奥匈帝国、俄罗斯甚至英国拉到自己这边来。普法战争使欧洲大陆自1815年建立起来的维也纳体系土崩瓦解,代之而起的是俾斯麦处心积虑要建立的欧洲新秩序。在俾斯麦看来,具有强烈复仇心理的法国是德国在欧洲大陆的主要威胁。因此,为了保住普法战争的成果,就必须联合俄国和奥匈帝国,孤立法国。历史上俾斯麦进行了一番努力,在外交上纵横捭阖,逐步建立起了一个以柏林为核心的结盟体系,即俄、德、奥“三皇同盟”体系。比较而言,这三国是当时欧洲最保守、最专制的国家,三国的皇权都很强大,这三国走到一起,共同维护欧洲的君主制度,在别人看来也很正常。不过现在加上了一个中国,踢开了俄罗斯,这样的话,如果继续称之为“三皇同盟”,也不算错。

德意志帝国的新主人威廉二世,跟他的祖父和父亲相比,差别很大。在威廉二世看来,自己肩负着拯救德意志民族、扩大德意志民族生存空间的伟大使命。威廉二世这样的想法,自然就跟宰相俾斯麦产生了矛盾。

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看来,殖民地没有用。可是,威廉二世却不像俾斯麦这么想,他抱怨老宰相“对于欧洲大陆政治的相互作用太关心,而对于殖民地、对于海军、对于英国,却没有足够的注意”。他提出了向全世界扩张的新的“世界政策”,并要发展强大的海军。

这样的矛盾日积月累,必然就会引发纠纷,威廉二世无法忍受一个位高权重的老臣功臣对自己指手画脚,而俾斯麦也不能和这位雄心勃勃并且心高气盛的君主搭档,推延召开的柏林会议成为了彻底宣告德国要正式参与世界殖民地争夺的一个象征性极强的会议,那么俾斯麦的不满,和威廉二世的傲慢冲突,必然就是不可避免的。

“德国首相若不被皇帝看好,那曾继泽先拜见俾斯麦,德国皇帝岂不是不悦?”皇帝问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