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这誓言的分量够足的……
薛长瑜紧张的要死,赶忙解释,苏怀瑾则是一阵无奈,差点不雅的翻白眼,说:“皇上……怀瑾要问的,不是这个。”
薛长瑜难得懵了一下,说:“不是这个?”
那面儿绿衣伺候在一边,都想要发笑了,实在忍不住,赶紧捂住自己的嘴。
薛长瑜松了口气,说:“那……是什么事儿?”
苏怀瑾说:“怀瑾今日遇到了方迁,方迁说,皇上可能有什么事情,想要和怀瑾说的,而且这件事情,只有从皇上的口中说出来,是最好的。”
薛长瑜一听,脑子里“嗡——”一下,随即咳嗽了一声,说:“瑾儿你想多了,先用膳罢。”
苏怀瑾更觉狐疑,薛长瑜却已经打岔,说:“后日就是登基大典,瑾儿好生歇息,别太累了。”
登基大典如约举行,各国都派来了使臣,有些小国甚至是国君亲自恭贺,场面异常盛大。
不止如此,薛长瑜果然在祭台面前,当着列祖列宗和天地神明,宣布要立苏怀瑾为皇后的事情。
这一事情让太后始料未及,太后找薛长瑜商量了好几次,每一次薛长瑜都消极抵抗,而且登基大典临近,这个事情也没被提起来,太后也没看到各部拟定立后的文书,还以为薛长瑜已经放弃了。
哪知道,薛长瑜竟然在祭祀的时候,当机立断,一言九鼎的宣布,还有很多其他国家的使臣,甚至是国君在场,这样一来,苏怀瑾成为大薛的皇后,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太后气得不轻,登基大典之后,一回到皇宫,立刻就让人去把皇上找来,想要训斥皇上。
太后正在气头上,那面儿太后的亲哥哥也过来拱火。
太后的亲哥哥是工部侍郎,官阶不大,因为本没什么能力,工部侍郎这个职位,油头很大,因此太后才巴巴的将他放在了这个位置上。
刘宏才走进来,也不等太后请坐,直接坐了下来,拿起茶碗来喝,抱怨地说:“皇上这是怎么回事儿?太后,你不是答应我了?要立我的外侄女儿为皇后,如今皇上在登基大典上昭告天下,先斩后奏,这是什么意思?”
太后脸色难看到了极点,刘宏才眼睛一转,又说:“我都已经和侄女儿说好了,结果现在打了水漂,这不要紧,就算是我侄女儿没这个福分!但是,太后您就不同了,皇上这么做,不就是给太后您脸子看么!?您说说,太后您辛辛苦苦的把皇上拉扯长大,现在还不如苏家的一个狐媚子!”
“好了!”
太后怒喝一声,拍着桌子说:“你不必说了!哀家今儿个定要好好数落数落皇上,真是越大越没个样子。”
太后要找皇上过去,薛长瑜就带着苏怀瑾一并子过去,说是顺便请安。
苏怀瑾有些为难,说:“皇上,这样不太好罢?太后娘娘请您过去,定然是要说立后的事情,怀瑾若是去了……”
可能会把太后给气死……
薛长瑜说:“有什么不好?别怕,跟在我身边儿就行,我不会让你受委屈的。”
苏怀瑾干笑一声,心想着,自己是怕太后太委屈了!
太后气愤愤的,早就想到了一百种说法,准备骂醒皇上,结果万没想到,皇上走进来的同时,那个卫冕的皇后竟然也走了进来。
太后登时差点气晕过去,踉跄了好几下,旁边的宫女赶紧来扶。
薛长瑜走进来,扶着苏怀瑾,让她坐下来,首先开口说:“母后,朕带着瑾儿来给您请安了,瑾儿还有两个月就要临产,之后的日子,恐怕不能日日都来向您请安见礼,因此还请母后见谅。”
太后气得喘粗气,刘宏才一看,苏怀瑾竟然一并子来了,这下子他的话全都憋了回去,毕竟苏怀瑾可是苏家的嫡女,苏家的势力在那摆着呢,刘宏才虽然背地里说三道四,但终于不敢明面上说。
太后和刘宏才都变成了哑巴,薛长瑜则笑眯眯的说:“母后找朕来,不知是什么事儿?”
刘宏才支支吾吾的,拱了两下太后。
太后咳嗽了一声,说:“是这样儿,皇儿啊,你舅舅在工部,也有两三年了,工部尚书一直难为他,不给好脸儿,因此没什么立功的机会,因此哀家想着,皇上就给你舅舅,换个地方儿。”
薛长瑜说:“哦?不知道母后和舅舅,觉得哪里合适?”
刘宏才立刻兴奋起来,又看了看太后,催促着太后。
太后说:“哀家觉着,大宗正院就不错,随便给你舅舅一个宗人令就好。”
苏怀瑾一听,忍不住就笑了出来,宗人令?好家伙,还是随便给的,狮子大开口吗?
太后见苏怀瑾发笑,暗地里瞪了她一眼。
薛长瑜却直接笑了出来,挑眉说:“宗人令?母后和舅舅可能还不熟悉我大薛的朝廷法令,宗人令这个职位,只能由历来的亲王担任。”
他说着,看了一眼刘宏才,笑的十分“和蔼可亲”,说:“因此……舅舅好像不怎么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