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重锦失踪
说话间,宋清欢眼角余光瞟到钟怀派了几名内侍往这边而来,便住了嘴,同许婕妤站在一起,等着下一步指示。
果然,有一名内侍行到宋清欢和许婕妤跟前,朝两人行了个礼,“七殿下,许婕妤,皇上有请,请随奴才来。”
宋清欢一颔首,看一眼许婕妤,同她一道随着那内侍朝前走去。
不多时,宫里来的各位主子都聚集在了一起。
皇后身为后宫之主,这种场合自是要出席。宁贵妃自然也在,面色沉沉,眼底有暗流涌动。
除此之外,宋清漪和宋琰也都来了。
两人虽一左一右站于皇后两侧,却并没有任何交谈或眼神的交流。宋清漪面色比刚回建安时好了不少,似乎余毒已清。
只是看两人这模样,宋清漪还并未原谅宋琰。
宋清欢冷冷一勾唇,既然两人之间如今已呈水火之势,她不如再添一把火好了。
眼波一转,主动走到宋清漪身旁,眼圈红红,“二皇姐身子可好些了?”
众目睽睽之下,宋清漪就算对宋清欢再不喜,也不好拂了她的面子,咽下心中的厌恶,哑着嗓子冷冰冰道,“好多了,多谢舞阳关心。”
宋清欢脸上依旧是清清淡淡的神情,可看着宋清漪的眼神中却流露出丝丝担忧,并不热情过分,可这样,却反而显得愈加真实。
“二皇姐没事就好,不然……不然……”她看一眼队伍后面的棺椁,声音略有哽咽,终究是没能再说出什么来。
虽则如此,宋清漪却如何不知她心中所想?
她不过是想说,不然,躺在这冷冰彬棺椁中的人,可就是不止二皇兄和五皇弟了。
此时一阵凉风吹过,吹得她遍体生寒,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望一眼队伍尽头那黑漆漆的棺椁,心里头忍不住涌上一阵后怕。
宋清欢说得没错,如果不是自己福大命大,今时今日,躺在那棺材中的人,可就是自己了。
凉气自脚底升起,脸色更加阴沉下来,似有若无地瞟一眼宋琰,心中愈发充满了怨恨。
回建安后,她到底还是憋不住,将自己为何中毒的事情告知了母后。母后听罢,的确十分诧异,可诧异过后,她的反应,却令她失望得很——
母后竟然将此事轻描淡写地揭了过去!
说什么当时宋琰也只是本能反应,并不是特意要针对她的,如今她的身子也好得差不多了,此事日后便莫要再提。
言下之意,竟是怕她将此事说出坏了宋琰的名声!
可以想象,她当时是有多愤怒。看上去,母后平日里似乎更偏疼自己一些,可一旦到了这种关系重大的问题上,母后的心,可真是偏得紧啊。
这厢宋清漪正脸色阴沉兀自想着心思,另一厢,聿帝已沉沉开了口,“大家随我进去吧。”
说着,朝皇陵里面走去。
穿过那道恢宏壮丽重兵把守的汉白玉牌坊,便算是进了昭国的皇陵。
一进去便是一条笔直的甬道,两旁立着高大精美的汉白玉华表柱,莲花底座,上刻一只蟠龙盘于柱上,饰有流云纹,石柱顶上有一承露盘,其上蹲一只神兽朝天吼,端的是肃穆非常。
甬道的尽头,立着一处十尺见方的高台,台上一樽双耳青铜鼎,鼎内插了三支巨大的焚香,袅袅烟雾升起。
台上共有九名黑衣赤裳的巫女,衣襟和袖口处绣着星辰纹样,长发用银色丝带束于脑后,正围着青铜鼎站成一个圆圈。
而青铜鼎后,还站了一人,一身大袖翩然的祭祀服,眉眼清冷高洁,正是重锦。
聿帝等人行到了高台之上,分列站好,那两具棺椁也被运送至了高台之下,停在当中。
重锦看一眼天色,见焚香都燃得差不多了,招一招手。
一名巫女上前,将快燃尽的焚香撤了下来,重新换上了另外三支新的点燃,然后对着高台旁一名站在大鼓旁的巫女做了个手势。
只听得“轰”的一声,有震耳欲聋的鼓声响起。
重锦朝天一拜,喝着鼓声念念有词起来。那九名巫女也开始围着青铜鼎翩然起舞。
一时间,大袖翻飞,墨色似起,若滚滚云翳一般。
待到新换的那三炷香燃尽,鼓声歇,歌舞止,祷告礼方成。
围成一个圆圈的巫女朝旁散开,空出一条通道来。重锦顺着空出来的通道下了高阶,走到聿帝面前拱手一礼,语声沉郁,“皇上,礼已成,宁王和睿王的棺椁,可入皇陵了。”
聿帝沉沉一点头,看一眼身旁跟着的钟怀。
钟怀会意,吩咐羽林卫抬着宋懿和宋暄的棺椁,缓缓进入了皇陵之中。
重锦朝聿帝又是一礼,“皇上,微臣告辞。”得了聿帝首肯,方带着那九名巫女告辞离去。